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8篇 |
免费 | 1232篇 |
国内免费 | 21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8篇 |
大气科学 | 671篇 |
地球物理 | 807篇 |
地质学 | 3762篇 |
海洋学 | 1233篇 |
天文学 | 68篇 |
综合类 | 384篇 |
自然地理 | 7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332篇 |
2021年 | 443篇 |
2020年 | 342篇 |
2019年 | 418篇 |
2018年 | 335篇 |
2017年 | 298篇 |
2016年 | 322篇 |
2015年 | 372篇 |
2014年 | 364篇 |
2013年 | 449篇 |
2012年 | 501篇 |
2011年 | 475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420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395篇 |
2006年 | 353篇 |
2005年 | 305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西江断裂是控制珠江三角洲断陷盆地西缘的区域性断裂.本文通过面上调查、物探、钻探、年龄测试等手段,查明了西江断裂的主体分布及第四纪活动的年代学特征.西江断裂三水至磨刀门之间的段落大致可以划分为3段,自北向南依次为三水—高明段、鹤山—江门段、江门—磨刀门段3段,由6条次级断裂组成:丹灶断裂、富湾断裂、了哥山断裂、九江断裂、大敖断裂、白蕉断裂组成.通过第四纪年代学特征分析,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至晚更新世中晚期曾发生过多次活动,其后活动性均较弱.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对水下地形、碍航物的搜寻方式已由过去的单一设备探测向多种设备复合探测转变。介绍了多种复合探测的基本方法和特点。通过沉船、飞机残骸和航道扫测实例,证明复合探测可大幅度增强水下地形测量结论和水下失落物搜寻判别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缩短了搜寻时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7.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Ar 同位素测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油气注入史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可以为油气注入时间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及其K-Ar同位素测年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碎屑含钾矿物杂质对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龄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文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技术并提出了"校正年龄"概念. 相似文献
78.
广西栗木花岗岩是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含锡、钨、钽、铌矿的稀有金属花岗岩,发育一些紧密共生但结构有明显差异的岩石。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热动力学原理对这些特殊地质现象进行成因分析以了解相应的岩浆演化过程,得出的结论构成了岩浆演化的动态证据链并相互印证,且与热动力学方程检验结论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气—液分异是稀有金属花岗岩最重要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机制。当富水岩浆上升侵位时,岩浆发生大规模的气—液分异作用,形成新的熔体相和大量夹带气相的气泡。新的熔体相因饱和水压尸(H_2O)的突然降低而过冷却结晶形成斑状结构岩石,气泡则上升迁移至不同部位,随后破裂再次发生气—液分异形成残余气流体和残余熔体相。残余气流体进一步交代先结晶的斑状结构岩石形成蚀变带花岗岩,或者结晶形成伟晶岩。残余气流体还是金属成矿元素迁移的主要载体,岩体内带的蚀变花岗岩型锡铌钽矿的成矿作用主要与残余气流体对花岗岩的自交代作用有关,而岩体顶上带的岩脉型钨锡矿的成矿作用主要与残余气流体在围岩裂隙中的结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9.
采掘诱发裂隙导通顶板上覆含水砂层中产生的水力坡度是渗透型溃砂的关键判断依据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采用定流量下的稳定流水力坡度表达式计算,而实际上,上覆含水层中水动力条件和涌水量在溃水溃砂过程中都是非稳定的。本文依据非稳定流理论,给出了二维潜水、承压水单井定降深模型下的水力坡度J的解析公式,并分析了J随时间和距离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对于潜水,J随与井的距离r的增加而下降,下降速度随r的增加而减小;存在拐点r′,当r<r′时,J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在r>r′时,J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着地下水头H0的增加,J是增加的;本文获得的潜水的非稳定流条件下的J大于潜水稳定流的J。对于承压水,J随r的增加而下降,下降速度随r的增加而减小;与潜水不同的是,在不同r处,J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不存在拐点;随着H0的增加,J是增加的;本文获得的承压水的非稳定流条件下的J不总大于承压水稳定流的J。最后,在伊犁河谷某矿对本文方法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