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7篇
  免费   1380篇
  国内免费   2110篇
测绘学   734篇
大气科学   1544篇
地球物理   1809篇
地质学   3931篇
海洋学   1132篇
天文学   296篇
综合类   714篇
自然地理   111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大连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0年和2006年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配合其它非遥感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映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对大连地区湿地的整体景观格局和类型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大连湿地面积减少了97.62 km2;整体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增加;各类景观格局时间序列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变化.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反映了移山填海工业园区的扩大及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等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深刻影响.人为活动已成为大连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42.
根据克希霍夫积分法的原理,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特点,实现过程,以及对地震资料的要求,依托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工程,对“青海省鱼卡煤田四井田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其能较好地解决成像质量差、能量聚焦不明显、绕射波收敛不理想等方面的难题。通过与叠后时间偏移对比,对于大倾角地层、断块小且多的破碎带、陡倾角不对称向斜等地质问题,其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反映的构造关系更加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增强。总结该方法在多个矿区的推广经验.认为合理的观测系统、较高的资料信噪比,准确的测量资料及较高的中表层速度调查精度是做好叠前时间偏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3.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乌达矿区低温氧化和新鲜煤样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通过两类煤样的特征官能团吸光度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煤在氧化前后特征官能团的变化规律:氧化后的煤样中脂肪族和芳烃CH减少,酸酐C=O从无到有,芳烃骨架C=C基本不变,进而研究了其对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族和羟基含量越高,煤自燃倾向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4.
幔源CO_2释出机理、脱气模式及成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幔源CO2如何从地幔岩浆中脱出并进入沉积地层中形成CO2气藏聚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缘方向。研究表明,地幔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才是深部流体和CO2等挥发份大量赋存、渗滤和释出的场所。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和火山通道等是CO2释放和聚集的有利位置,岩浆期后和岩浆衰弱期的热液活动阶段是CO2大量释放和聚集的有利时期。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3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CO2的固有物化性质决定其运移相态多样,具有运移和聚集过程同步的特征。只有在满足大量的化学消耗及地层水或原油的溶解和耗散之后才能形成CO2有效聚集。幔源CO2成藏和分布主要受岩浆气源体和气源断裂体系的控制。今后,在超临界CO2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作用、CO2与深大断裂及火山岩的关系、CO2脱气运移机制、CO与常规烃类油气的耦合差异成藏机制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5.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单位,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解读,可以直观的了解地图所表达的地理信息。ArcGis的符号化功能对于测绘符号的绘制是有一定局限的。而其他大部分测图软件的符号系统基本上是针对各个软件的,不同的软件都有独立的符号系统,离开了软件平台,如不打散块状符号或不添加辅助线就不能为其它软件所调用,本文中提出的ArcSymbol插件实现了在ArcGis操作环境下无需打散或添加辅助线即可方便、快速、无损的查看和打印满足地形图图式要求的图形,减少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并且ArcSymbol支持Shape、Coverage、Geodatabase格式,不需要数据的转换就能轻松地实现图形符号化,实现符号化的无损性。  相似文献   
146.
A dynamic box model of bioactive element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dynamic box model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PO_4-P,NO_3-N,AOU,POC and PON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region based on field data of the"Minnan Taiwan Bank Fishing Ground Upwelling Ecosystem Study" during the period of Dec.1987-Nov.1988.According to the unique hydr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region,six boxesand three layer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The variation rates and fluxes of elements induced by hor-izontal current,upwelling,by diffusion,sinking of particle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were estimatedrespectively.Result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upwellings had important effects in this region.Thenearshore upwelling areas had net input fluxes of nutrients brought by upwelling water,also had high de-pletion rates of nutrients and production rat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and dissolved oxygen.Theabnormal net produc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middle layer(10-30m) indicat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bacte-ria in this high production region.Th  相似文献   
147.
We present new elasticity measurements on single-crystal fayalite and combine our results with other data from resonance, pulse superposition interferometry, and Brillouin scattering to provide a set of recommended values for the adiabatic elastic moduliC ij and their temperature variations. We use a resonance method (RPR) with specimens that were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by pulse superposition experiments. The nineC ij of fayalite are determined from three new sets of measurements. One set of our newC ij data is over the range 300–500 K. We believe that the relatively large discrep ncies found in someC ij are due in large part to specimen inhomogeneities (chem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oupled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way various techniques sample, rather than only systematic errors associated with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or in the preparations of the specimens.Our recommendeaC ij's (GPa) and (C ij/T) p (GPa/K) are: The resulting values for the isotropic bulk and shear moduli,K s and , and their temperature derivatives are:K s=134(4) GPa; =50.7(0.3) GPa; (K s/T) p =–0.024(0.005) GPa/K; and (/T) p =–0.013(0.001) GPa/K.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is thatK s increases as the Fe/(Fe+Mg) ratio in olivine i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48.
根据随钻测录井实时地质导向和大斜度、水平井评价成图技术需求,针对传统绘图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将测录井信息、井眼轨迹和地质模型进行二维分解的实时绘图方法。针对二维分解绘图方法绘图时空复杂度较高的问题,给出了不同事件驱动下的局部实时计算和拷屏重绘算法,控制了对CPU和内存的消耗、提高了绘图效率,消除了实时绘图的闪烁和卡顿现象。应用实例表明,二维分解实时绘图方法能够实现大尺度随钻测录井地质导向图形的流畅、无卡顿实时绘图,可提高大斜度、水平井储层模型评价的刻画精度和时效。  相似文献   
149.
基于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对1980年以来辽宁地区ML≥2.0地震的累计频次和1900年以来Ms≥5.0地震的年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活动断裂构造背景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基于地震学的辽宁省内主要断裂和构造区(带)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的初步评估结果。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较高的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九寨—盖州北段、朝阳—北票断裂等;辽宁地区未来3年发生Ms≥5.0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依次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熊岳—庄河断裂、鸭绿江断裂及赤峰—开原断裂与柳河断裂交汇处等。在判定区域地震危险性和城市地震风险时,除了依据前兆异常的空间分布,还应充分考虑区内主要构造(断裂)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0.
豫西后造山阶段存在变质核杂岩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高社  赵太平 《地质论评》1997,43(4):365-372
不少学者用变质核杂岩模式解释豫西造山阶段基底隆起和与之相伴的盆岭构造的构造格局。介一本区基底隆起的形态、机制、时限和地壳剥露层次均没有变质核杂岩特征与基底隆起相伴的断陷人舅地也不同于变质核杂岩模式中的半地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