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78篇
  免费   31312篇
  国内免费   54767篇
测绘学   14982篇
大气科学   26526篇
地球物理   22155篇
地质学   67413篇
海洋学   24817篇
天文学   1474篇
综合类   8877篇
自然地理   12313篇
  2024年   543篇
  2023年   1753篇
  2022年   4429篇
  2021年   5512篇
  2020年   5236篇
  2019年   7883篇
  2018年   7768篇
  2017年   7273篇
  2016年   7363篇
  2015年   8000篇
  2014年   7367篇
  2013年   9042篇
  2012年   9526篇
  2011年   9629篇
  2010年   9661篇
  2009年   8680篇
  2008年   8281篇
  2007年   7998篇
  2006年   7494篇
  2005年   6472篇
  2004年   5537篇
  2003年   4432篇
  2002年   4226篇
  2001年   3802篇
  2000年   3208篇
  1999年   2224篇
  1998年   1827篇
  1997年   1886篇
  1996年   1449篇
  1995年   1336篇
  1994年   1196篇
  1993年   1172篇
  1992年   1033篇
  1991年   740篇
  1990年   737篇
  1989年   587篇
  1988年   498篇
  1987年   398篇
  1986年   329篇
  1985年   261篇
  1984年   291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218篇
  1981年   153篇
  1980年   111篇
  1979年   143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48篇
  1971年   53篇
  1954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On the basis of maps of sea level anomalies data set from October 1992 to January 2004, pronounced low frequency variations with periods of about 500 d are detected in the area near 20°N from 160°W to 130°E. A linear two-layer model is employ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It is found that the first-mode long baroclinic Rossby waves at 20°N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propagate westward in the form of free waves at a speed of about 10.3 cm/s. This confirms that the observed low frequency variabilities appear as baroclinic Rossby waves. It further shows that these low frequency variabilities around 20°N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can potentially be predicted with a lead up to 900 d.  相似文献   
992.
黄河河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秋季黄河河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实测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河流水体p(CO2)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好氧呼吸作用不是影响河流水体p(CO2)的主要因素,黄河河流p(CO2)的高低主要受水体碳酸盐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胶州湾夏季异养浮游细菌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夏季对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在一个潮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数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是表层大于底层,表层平均8.99×109个/L,底层平均5.23×109个/L。胶州湾水体异养浮游细菌日变化幅度在表层水体较为明显,底层相对较小,但其变化规律均为最高值在小潮期而最低值出现在大潮期。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有机物及水温和日光中的紫外辐射是影响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昼夜变化的主要因素,水交换是影响其日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利用NASA提供的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和NCEP/AVN模式的实况分析场研究了热带气旋“威马逊”(2002)的演变过程、结构和降水特征.对要素场及倾斜对流有效位能诊断分析发现,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对热带气旋的发展有很好的指示作用.针对MM5的几种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数值试验,初步研究了各方案在热带气旋定量降水预报(QPF)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张海影 《海洋预报》2005,22(Z1):56-61
本文采用了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对特定的北极海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试验中海温一律取为气候平均值,北极海冰作为外强迫源影响大气,大气响应完全是环流内部调整的结果.本文对北极海冰减少后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与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采用随机克隆、功能筛选、逐次排除和同源比较的基因克隆新策略进行克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cn4902)磷酸甘油磷酸酯酶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基因长819bp,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磷酸甘油磷酸酯酶基因的核苷酸一致性达61.5%,氨基酸同源性为56.2%。该基因已输入GenBank数据库,收录号AF348165。将该基因转化大肠杆菌,受体菌在含NaCl 1.0mol/L的培养基中甘油含量升高2.9倍,最终菌浓度提高3.6倍。可见这是一个与生物耐盐性相关的主基因,以其转化、培育耐盐农作物的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997.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8.
探讨淡水养殖尤其是大水域网箱养鱼中由于投饵方式的不当和投饵量过多导致过剩饵料沉积引起水域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鱼类的听觉生物学特性,参考音响驯化技术的有关参数,结合投饵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进行了音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初放声时,实验鱼产生惊愕反应,迅速离声源而去;但驯化6 d后,实验鱼在放声后迅速游向声源,摄食时间由最初的150 s缩短到实验后期的60 s。整个实验阶段放声组与对照组摄食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实验鱼的生长参数,求得了参考投饵量曲线和方程。本实验结果为音响驯化技术在淡水鱼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9.
以p-硝基苯酚-β-D-氨基葡萄糖苷(pNP-NAG)为底物,研究产物类似物:p-羧基苯酚和苯酚对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羧基苯酚和苯酚对该酶有抑制的作用,IC50分别为20.0和100.0mmol/dm^3.p-羧基苯酚和苯酚对酶的抑制均表现为竞争性类型,其抑制常数K1分别为5.03和25.67mmol/dm^3.结合产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NAG)抑制作用表现为反竞争性类型,判断NAGase水解pNP-NAG反应为有序双双反应(Ordered Bi Bi).  相似文献   
1000.
辽东湾绥中海岸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时期海图对比、分析遥感图像和多年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辽东湾绥中沙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陆源物质入海量减少、海动力作用、沿岸工程建筑和海上采砂是其海岸蚀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