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2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4篇
  1924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0 毫秒
71.
崔成  赵璐  任红艳  逯伟利  黄耀欢 《遥感学报》2022,26(9):1802-1813
及时准确地获取城中村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质量信息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提出了耦合GF-2高分遥感影像和百度街景影像的城中村识别方法。首先,从街景影像中提取越秀区的街道空间品质特征;其次,在对高分遥感影像预处理并进行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计算光谱、形状、纹理、场景特征和建筑结构5类共计23个特征;最后,融合两种影像的特征用于构建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城中村识别。结果表明,基于高分影像和基于街景影像的城中村识别整体精度分别为94.5%和85.7%,Kappa系数分别为0.58和0.31,而两者融合后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为96.1%和0.67;其中基于街景影像获取的度量街道空间品质的5个指标贡献了31.6%的特征重要性。鸟瞰视野高分影像和人本视角街景影像提供的信息综合互补,构建了更有区分度的特征空间,减少了城中村的错分现象。本文证实了高分影像和街景影像在特征尺度的融合提升了城中村识别精度。街景影像中的信息可以融入到高分遥感影像等数据源中,辅助进行城中村等非正规居住空间的识别。  相似文献   
72.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water is the most vulnerable resource to climate change. In fact,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artificial recharge are adopted to restore aquifers and to ensure aquifer sustainability in relation to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exploitation. Morocco is a Mediterranean country highly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many of its main aquifers are subjected to excessive drawdowns. This technique is practiced to increase potentiality of these aquifers.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of Morocco, th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experienced by Tangier City in the industrial, tourism, and commercial sectors will lead to increased water requirements-up to 5 067 L/s (159.8 mm3) by 2030. However, the Charf El Akab aquifer system, subject to artificial recharge, is the only groundwater resource of Tangier region; hence, a rational management context is needed to ensure aquifer sustainability, and optimized exploit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ing constraints, such as increased water requirements, an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is work aims to respond, for the first time, to the Charf El Akab aquifer overexploitation problem, and to evaluate the future scenarios of its exploitation in the event of failure of one of the superficial resources. This work also presents a synthesized hydrodynamic model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carried out using Feflow software for 2004 (date of cessation of injections) and 2011 (date of resumption of these facilities), making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artificial recharge on the piezometric level of the aquifer on a spatiotemporal scale. Finally, the exploitation scenarios have shown that the aquifer of Charf El Akab will not adequatly provide for the region's water requirements on the future horizon, entailing an optimal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and an intentionally increased recharge rate.  相似文献   
73.
Chromium pol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ampling the abandoned chromium contaminated sites in Chongqing. Its health risk was assessed following the procedures made by USEP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t seriously polluted land was found at the former production area (G4) with average Cr(VI) concentration of 3369.2 mg kg-1 on the surface soil. The assessmen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high risk of non-carcinogens for children. The assessed risk of the first layer of office area (G1) for children, chromium slag transition (G2), drainage pipeline chromium slag transition (G3) and production area (G4) for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were not acceptable (〉1.00× 106). It wa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accessible measures of remediation should be taken for a por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before the reuse of abandoned lands.  相似文献   
74.
晁勐  张俊  刘翔 《干旱区地理》2022,45(6):2004-2012
以2021年兰州市主城区678个居住小区房价数据为基础,引入地理场模型量化影响房价的外部因素,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对房价分异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带宽差异展开研究,以期为推动河谷型城市房产市场的公平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 兰州市主城区平均房价为13739元·m-2,空间上呈现“一主三副”的带状多中心组团式分布格局,房价由多中心向四周递减,价格相似的小区在地理空间上邻近分布,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局部空间特征。(2) 房价分异是多种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区位特征中的主商圈对房价的影响居于首位,建筑特征中的房龄、容积率和邻里特征中的中学数量、绿化率等对房价的影响较大,城市地理特征对房价具有显著影响,愈靠近黄河的小区、房价越高。(3) 各驱动因素的带宽差异明显,主商圈、医院等小尺度变量存在高度空间异质性,而容积率、黄河等全局变量基本不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75.
以亚洲地区46个IGS站2008-2011年实测的高精度天顶对流层延迟(ZTD)数据为参考值,通过对2008-2010年EGNOS模型计算ZTD的日均偏差进行频谱分析,建立了亚洲地区EGNOS模型的单站修正模型(SSIEGNOS),对EGNOS和SSIEGNOS模型在亚洲地区的精度和适用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EGNOS模型偏差和RMS在时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而SSIEGNOS模型偏差和RMS变化较小且平稳;(2)在空间分布上,两种模型的偏差随着经纬度和高程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随着高程或者纬度的增加RMS总体上都有递减的趋势;(3)SSIEGNOS模型预测ZTD的精度相对于EGNOS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6.
以新疆梧南金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原生晕研究为基础,以4号勘探线为代表区段,采集4个钻孔的193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金、银、砷、锑、汞、铜、铅、锌、铋、钼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资料整理、统计制图等,对元素组合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与尾部元素呈正相关,与前缘元素呈负相关。首次建立了该矿床的原生晕分带,从前缘到尾部为:金-铋-铜-钼-汞-锑-银-砷-铅-锌,从而确定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晕叠加模型:上部矿体的尾晕与下部矿体的前缘晕叠加到一起,形成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原生晕叠加形态。  相似文献   
77.
确定全球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的可能性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确定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所面临的挑战,评述各种大地水准面的定义,提出一种确定1°×1°厘米级精度全球大地水准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已知相应厘米级精度全球重力位模型、地形密度分布模型以及平均海面高模型的前提下,利用虚拟压缩恢复法可实现全球1°×1°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目标。初步论证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性和条件,并简要介绍一个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8.
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中,多面函数法是一种传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通过首都圈和晋冀蒙两个地区的实例,对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与多面函数模型等几种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在拟合精度上优于其他几种模型,拟合残差更稳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汤耶磊  刘荣  王鸿燕 《北京测绘》2018,32(5):499-503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变换影像融合过程中变量降维信息损失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通滤波的主成分分析(PCA)变换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高分辨率影像在高通滤波模块上进行卷积运算,然后将滤波过后的影像与主成分变换后的第一主分量进行直方图匹配和加权平均运算;最后用直方图匹配过的高分辨率影像代替第一主分量与其他分量经K-L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选取北京二号卫星影像进行试验,通过将PCA变换和HPF融合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很好地提高了影像的空间细节信息与光谱保持能力,实验结果将为后续高分系列卫星影像处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0.
白杨河冲积扇是由阵发性洪水期的碎屑流沉积物与间洪期辫状河沉积物组成的复合型冲积扇,其构型与碎屑流扇的构型和河流型扇的构型有很大的不同。本研究选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干旱气候下发育的现代白杨河冲积扇作为解剖实例,对103个天然剖面和9个人工大型探槽进行了详细测量,在沉积微相及不同级别的沉积构型的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阵发性洪水条件下间歇性辫状河型冲积扇体的地貌单元的演化过程和沉积构型特征,研究不同流态的阵发性洪水条件下各种建造和改造机制,明确受阵发性洪水控制的间歇性辫状河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建立了其沉积构型模式。认为: 在洪水期,阵发性洪流(碎屑流)形成席状化的片流(或片洪)沉积,在洪退期,随着洪水强度的减弱,又转变为辫流沉积,而在间洪期,仍有持续的辫状流体(牵引流)在限制性的水道中流动,并对洪水期的碎屑流沉积物进行改造,形成了限制性的(条带状的)辫状河道沉积,2个时期的沉积物在时空上频繁叠置,形成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沉积构型。该模式对油田地下冲积扇砂砾储集层的成因识别、预测及对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