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3篇
  免费   2492篇
  国内免费   3407篇
测绘学   1627篇
大气科学   1434篇
地球物理   2200篇
地质学   6424篇
海洋学   1849篇
天文学   303篇
综合类   1013篇
自然地理   153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721篇
  2021年   853篇
  2020年   674篇
  2019年   779篇
  2018年   776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748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905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从事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使用的不同制样方法,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传统涂片法、小珠校准法、随机沉淀法和过滤法的主要流程和设备要求,同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2.
南海北部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生物光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3年至2005年秋季在南海多个航次的现场观测数据,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区遥感反射率的变化,并分析了用于全球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OC2和OC4模型在本海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OC2和OC4模型高估了叶绿素a浓度,高估范围一般约在80%—200%之间,其中最高可达640%,即OC2和OC4模型并不适用于南海海域。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实测的表观光学数据,利用遥感反射率比值(Rrs(433)/Rrs(555))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两套能够精确反演南海北部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本地化经验算法———算法1和算法2,并利用其对南海北部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由本地化模型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的叶绿素a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1%和53%,相关系数为0.75。  相似文献   
63.
陀螺经纬仪的读数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陀螺定向测量中三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者认为传感器采集数据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特别是运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采样数据量大,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在运用传感器采样时必须注意克服非线性误差。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分析了东、黄海典型海区3个测站在2000~2003年间4个航次的叶绿素a周日变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水文特征以及季节差异,各海区叶绿素a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动特点.在东海陆架区,日变化上表层各粒级主要以半日周期为主,受黑潮入侵程度不同而略有变化;长江口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各粒级的日变化同潮汐的涨落相对应,主要为半日周期;黄海中部海区叶绿素a尤其是NANO级浮游植物在周日变化上以全日周期为主,受黄海冷水团强弱不同而不同.本文进一步应用渐近回归初步分析了多种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周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渤海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的麻痹性贝毒毒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渤海裸甲藻(Gymnodinium sp.)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的麻痹性贝毒毒素,为渤海天津海域的赤潮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实验室培养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选取对数生长期、平台生长期的裸甲藻以及平台生长期的链状亚历山大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这两种微藻进行麻痹性贝毒(PSP)毒素分析。结果:裸甲藻细胞内不含有麻痹性贝毒(PSP);链状亚历山大藻细胞内含有C毒素和GTX1-4毒素,该微藻每个细胞毒素含量约为10.81 fmol/cell。结论:裸甲藻细胞内虽不含有麻痹性贝毒(PSP),但不能排除其含有其它毒素的可能。链状亚历山大藻细胞内含有麻痹性贝毒(PSP),属于有毒微藻,需要对其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66.
南极磷虾年龄组成的体长频数分布混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1989/1990和1990/1991两个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以北海域所获的拖网样品,应用分布混合分析方法,研究大磷虾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种群内最多可能包括6个年龄:发年幼体,1^+,2^+,3^+,4^+和^5+龄虾。  相似文献   
67.
针对点容量计算中混合区限制的要求,采用了动量积分法、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污水排放后可能引起的近区、过渡区和远区的污水浓度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就一定的限制性条件对容量点近区、高浓度混合区及容量点远区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在大亚湾水容量计算及污水排海规划中的应用表明,该法具有计算机时较省、精度相对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Abstract-The colony-forming Phaeocystis species are causative agents of dense bloom occurrences incoastal waters worldwide.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m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ssociatedwith their colonial stages.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variationof Phaeocystis globosa and Phaeocystis pouchetii from several geogrtaphic regions, and to assist in tracingthe dispersal of bloom-forming Phaeocystis species in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The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acers (ITS1 and ITS2) of rDNA and the 5.8S ribosomal RNA gene of Phaeocystisstrains were determined. Sequence comparison shows that P.globosa was the most divergent toP. pouchetii, exhibiting sequence divergence higher than 0.08. However, lower genetic divergences ex-isted between strains of P.globosa. The sequence comparison of the Phaeocystis rDNA ITS clearlyshows that the 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is identified as P. globosa rather thanP. cf. po  相似文献   
69.
Role of mangrove in mercury cycling and removal in the Jiulong Estua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seline of mercury in mangrove swamp The mercury content in sediments in the Jiulong Estuary was determined in 1984 and 1985(Table 1). The highest content of mercury in sediments (300×10~(-9)) was found in Ditou, contrast-ing strongly with the low content of 36×10~(-9) in Port Dongzhai in the Hainan Island. Tab1e 1 showsthat the average content of mercury in sediments in the Jiulong Estuary is 140×10~(-9) and the averageof four areas is 72×10~(-9). This value means that these areas have not been heavily contaminated by  相似文献   
70.
长江口外海域1998年夏季悬沙浓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经历了一次特大洪水,在洪水期间,以10mgL^-1的悬沙浓度为标志,长江悬沙的影响范围可达123°E,在122°15E附近,悬沙浓度显示出成层现象,底层浓度约为表层浓度的3倍,这一现象主要与物质沉积过程有关。在126°E-127°W之间悬沙浓度最低,代表黑潮水的特征。在调查期间,长江悬沙擅长 用的范围比冬季枯水季节有相当程度的扩大,但向NE方向扩散的趋势并不是明显。在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