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738篇
测绘学   359篇
大气科学   371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1557篇
海洋学   394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78篇
自然地理   29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文中运用损伤力学研究方法 ,提出孕震过程中引起地壳破坏的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利用应变等效性假设 ,推导了地壳体的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根据岩石力学实验的不同加载途径 ,模拟了 1976年唐山 7 8级地震和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重力演化的不同特征 ,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表明应力 -损伤耦合效应可以作为地震前地壳重力变化的一种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82.
本文采用解析方法,给出了感应测井中当介质可表示成v(x,y,z)=Σ↓k,fvk,j^x^ky^j时的反演公式,并讨论了径向浸入深度γ0的反演。  相似文献   
83.
不同碳酸盐与磷酸反应的C、O同位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冰  郑永飞 《地球学报》1997,18(Z1):254-256
不同阳离子碳酸盐与磷酸反应放出的CO2之间的氧分馏系数在20-90℃下与1/T2呈线性函数关系,而C同位素分馏则与温度无关。C、O同位素分馏程度与碳酸盐中的阳离子有关。利用不同阳离子碳酸盐与磷酸反应的速度不同,可以直接提取混合碳酸盐样品的CO2。  相似文献   
84.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地质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本文述及了因自然地质因素引起的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滑坡灾害等,以及因人为地质因素引发的水污染灾害、水库失事灾害、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灾害等诸方面内容,指出在今后应重视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85.
微机技术的发展和石油重磁勘探的需要促使了石油重磁资料微机处理和解释系统的建立。系统由输入、输出辅助子系统、重磁场分离和转换子系统及五个反演解释子系统八部分组成。五个反演解释子系统针对重磁力方法在油气勘探中所能解决的地质问题的类型不同而设计。计算模块的选择注意到方法的有效和适应,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的需要及平面与剖面、定量正演与反演相结合的重要性。实际应用例子说明系统建立的成功和有效  相似文献   
86.
探地雷达地下界面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Maxwell方程,根据雷达波在介质中的高频传播特性,导出雷达波满足的波动方程。由此求出波速扰动量的成像公式,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下界面的奇异性,从而达到雷达信号地下界面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探地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肖兵  周翔  汤井田 《物探与化探》1996,20(5):378-383
作者对近年来探地雷达的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详细分析探地雷达方法原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探地雷达系统结构的思路;同时,针对探地雷达工作中的高噪声和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移植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探地雷达地下界面高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8.
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强烈推挤作用是中国西部地震活动的根本力源.大尺度的构造动力作用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受力平衡的观点看,在基本恒定的边界载荷作用下,大陆内部应力场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可以是缓慢的构造变形,也可能是强烈地震引起的短期变化.一条断裂上剧烈的突发运动必然破坏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其他相关构造应力应变的响应性改变和周边块体运动的适应性调整.这种状况有利于潜在震源区域应变能的累积和错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2003年7月上旬张家界特大暴雨山洪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周雨华  黄培斌  刘兵  张海  黄小玉  丁小剑 《气象》2004,30(10):38-42
对造成 2 0 0 3年 7月 8~ 1 0日张家界特大暴雨山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场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要素进行了分析 ,并重点分析了张家界特定的地形条件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及暴雨的夜发特征 ,为湘西北的暴雨山洪预报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0.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问高质量资料和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孟加拉湾槽加深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加强并向东向北迅速扩展和传播,以及伴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副高连续东撤是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与此同时,亚洲低纬地区的南北温差和纬向风切变也发生相应的突变。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印度半岛地形的陆面加热作用在其东侧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对于孟加拉湾槽的加强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先于印度夏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