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diamond, moissanite, zircon, quartz, corundum, rutile, titanite, almandine garnet, kyanite, and andalusite have been recovered from the Dangqiong peridotites. More than 80 grains of diamond have been recovered, most of which are pale yellow to reddish-orange to colorless. The grains are all 100-200 μm in size and mostly anhedral, but with a range of morphologies including elongated, octahedral and subhedral varieties. Their identification was confirmed by a characteristic shift in the Raman spectra between 1325 cm~(-1) and 1333 cm~(-1), mostly at 1331.51 cm~(-1) or 1326.96 cm~(-1). Integration of the mineralogical,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for the Dongqiong peridotites suggests a multi-stage formation for this body and similar ophiolites in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Chromian spinel grains and perhaps small bodies of chromitite crystallized at various depths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encapsulated the UHP, highly reduced and crustal minerals. Some oceanic crustal slabs containing the chromian spinel and their inclusion were later trapped in suprasubduction zones(SSZ), where they were modified by island arc tholeiitic and boninitic magmas, thus changing the chromian spinel compositions and depositing chromitite ores in melt channels.  相似文献   
122.
An incomplete postcranial avian skeleton is describe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Jingchuan Formation of Otog Banner of we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referred to a new species of Cathayornis, C. chabuensis sp. nov.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Cathayornis from outside Liaoning Province. The new discovery indicates that Cathayornis coexisted with Otogornis genghisi, and a more detailed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enantiornithine genera shows that Otogornis represents a more primitive genus than Cathayornis. Our analyses further indicate that Cathayornis is an arboreal bird. The discovery of a Cathayornis from this region also confirms that the avian fossil-bearing Jingchuan Formation is comparable to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of the upper Jehol Group in western Liaoning, and should be referred to the middle-late Early Cretaceous.  相似文献   
123.
北京周口店官地杂岩变质-深熔作用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A-ICP-MS技术测得北京周口店官地杂岩深熔成因浅色体和其源岩--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 548+23/-24) Ma和(2 538+34/-35) Ma.这表明,官地杂岩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了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定年结果为华北陆块的东部地块新太古代末期的克拉通化事件提供了进一步的变质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4.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康金拉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前人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铬铁矿石中发现许多异常矿物,包括金刚石和柯石英等典型压力指示矿物.蛇绿岩型铬铁矿石中为什么会产出金刚石等异常矿物,与其伴生的铬铁矿和蛇绿岩是什么成因,是一个新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此,开展了同一蛇绿岩带中康金拉矿区的铬铁矿的人工重砂研究.从1116kg的铬铁矿样品中发现了近千粒金刚石,以及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钨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等一批异常矿物.从一个新的矿区发现了大批金刚石,不仅是对罗布莎铬铁矿中存在金刚石的佐证,并且将金刚石的产出规模增加了几个数量级,由此引出蛇绿岩铬铁矿中金刚石是否成矿的新问题.尤其重要的是,从同一蛇绿岩带的不同铬铁矿床中再次发现金刚石,为探讨金刚石及其寄主的铬铁矿和蛇绿岩的成因,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将排桩对平面SH波的隔振简化为弹性波散射的二维平面问题,基于全空间中无限周期结构的周期特性,给出了一种求解无限周期分布桩体对平面SH波隔振效应的解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并结合Graf加法定理,利用全空间中相邻周期单元的散射波场在频域内相差一个相位的特性,仅选取一个周期单元,将入射波场和所有散射波场的贡献叠加后,根据边界条件求解待定系数,从而求得整个散射波场。该解析解能够精确求解无限周期分布桩体的散射问题,分析周期分布桩体数量较多时的隔振规律,弥补了以往理论分析中桩体个数较多时难以求解的不足。重点讨论了桩体个数、桩体刚度、桩体间距和桩体类型等因素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方法显著降低了求解大量桩体问题时的存储量和计算量,有限周期模型计算结果随桩体个数增多收敛于无限周期模型,反映了该方法的正确性;(2)整体上桩体刚度增大有利于提高隔振效果,但桩体刚度对隔振效果的提升有限,桩体剪切波速为土体5倍时已具有足够的隔振效果;(3)桩间距对隔振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间距越小则低频禁带宽度越大;(4)桩体类型对隔振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实心桩有着良好的隔振效果,而具有柔性内填充的管桩在低频段有着更佳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6.
2018年10月11日发生的金沙江白格滑坡是中国西藏继2000年易贡滑坡以来社会影响最大的滑坡事件。许多学者对该滑坡的形成条件、稳定性和监测预警等进行了研究报道,但对滑坡的地质成因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区域地质分析、现场调查测绘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断裂作用控制斜坡岩体结构、水与蚀变软岩夹层作用促进结构面弱化、卸荷作用控制滑坡规模和失稳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金沙江构造缝合带混杂岩体岸坡在持续重力作用下的失稳机理,对金沙江沿岸滑坡隐患早期识别和风险防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层状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影响的基本规律,分析层状场地与均匀场地的差别、含透镜体场地与不含透镜体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差别,以及透镜体埋深、宽度、厚度、刚度和输入波频谱等因素对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表明,层状场地与其等效的均匀场地有着显著的差别;透镜体的存在对地震动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可达93.5%;由于入射波在透镜体周围的散射,会产生竖向加速度,且竖向加速度的短周期成分相对较多;透镜体埋深、宽度、厚度、刚度以及输入波频谱等因素对地震动反应谱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基于Biot理论,考虑液相的黏弹性变形和固液相接触面上的相对扭转,提出了含黏滞流体VTI孔隙介质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在该模型中除存在快P波、慢P波、SV波、SH波以外,还将存在两种新横波-慢SV波和慢SH波.数值模拟分析了6种弹性波的相速度、衰减、液固相振幅比随孔隙度、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快P波、快SV波的衰减随流体性质、渗透率、入射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慢SV波和慢SH波主要在液相中传播,高频高孔隙度时,速度较高;大角度入射时,快P波衰减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而快SV波的衰减则基本不变;储层纵向和横向渗透率存在差异时,快SV波衰减大的方向渗透率高.  相似文献   
129.
砾岩储层地震波传播方程:三重孔隙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砾岩储层的砂、砾、泥三重孔隙结构特征,本文分析砾岩孔隙区域、砂岩孔隙区域以及泥岩孔隙区域相互之间的孔隙流体流动机制,将静态的砾岩骨架本构方程与动态的孔隙流体运动方程联立,提出了复杂砾岩储层的弹性波传播理论方程.采用实测砾岩储层参数,在算例中与双重孔隙介质理论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方程的合理性;基于三重孔隙介质模型,分析不同储层环境下纵波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随流体黏滞系数增大,在衰减-频率轴坐标系中,砾与砂、砂与泥孔隙区域间局域流导致的两个衰减峰向低频端移动,而Biot全局流导致的衰减峰向高频端移动;嵌入体尺寸及背景相介质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影响纵波速度频散曲线沿频率轴左、右平移,不影响波速低频、高频极限幅值;嵌入体含量及孔隙度的变化改变了岩石干骨架的弹性、密度参数,不仅影响速度频散曲线沿频率轴平移,而且影响其上、下限幅值;砾包砂包泥三重孔隙介质模型所预测的衰减曲线中,低频段"第一个衰减峰"主要由砾岩孔隙区域与砂岩孔隙区域之间的局域流导致,中间频段"第二个衰减峰"主要由砂岩孔隙区域与泥岩孔隙区域之间的局域流导致,超声频段"第三个衰减峰"由Biot全局流导致.对慢纵波传播特征的分析显示,砂岩骨架(局部孔隙度较大)内部的宏观孔隙流体流动造成的耗散明显强于砾岩与泥岩骨架.  相似文献   
130.
藏北色林错流域的水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1997年降1998年夏季对藏北色林错等水体水文特征的考察情况,结果表明,色林错是一个大型深水湖泊,表层水温在下午4:30左右达到最高,清晨7:30左右时最低,浅水区域表层湖水在6月份的极端最高水温为21.2℃,极端最低水温为11.0℃,而日平均水温变幅仅5.6℃,其幅度大于在同一时段湖区内不同区域之间表层水温的变化,色林错湖水的pH值较高咪9.19-9.66;表层水的pH昼夜变化较小,仅0.15,最高值出现在凌晨,同时水体不同区域及深度的pH值基本一致,其溶解氧变化在4.62-5.12mg/L,而且不同深度水层之间的变幅较小,仅0.03-0.35mg/L;但其湖汊浆东如瑞溶解氧的昼认变幅为4.58-5.59mg/l;盐度的日变幅为1.60%-2.20%,考察表明,藏北水体的盐分有一个从河流到湖泊、以及由流水向静水富集的趋势;鱼类的分布与水体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即鱼类随着水体盐分的增加而消失,代之以嗜盐性卤虫的出现及大量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