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2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798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668篇
地球物理   1125篇
地质学   1821篇
海洋学   338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326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49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土地利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必要性。依据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目标和规范,在MapGuide平台上应用办公自动化、GIS、Oracle数据库等技术,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完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和公信,促进了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具有车牌识别功能的小区车辆管理解决方案。其中对车牌识别仪在小区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车牌识别技术及该设计方案中应用系统的功能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3.
In 1994, Hajj et al. (1994) proposed the use of radio occultation data in ionospheric imaging. The advantages gained by including this data source are examined in this paper. Many data sources including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based observ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the events of the April 2002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This period has been chosen to study simultaneous images of the disturbed ionosphere over the USA and Europe. A 4D tomographic imaging technique known as Multi-instrument Data Analysis System (MIDAS) (Mitchell and Spencer, 2003) is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images produced with and without the use of radio-occultation data. The work investigates whether GPS occultation combined with ground-based GPS data improves the determination of peak height and peak density in the imag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ccultation data improve both the peak height and the peak density in the images. The use of ionosonde data is also examin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between the USA and Europe.  相似文献   
64.
干旱及高寒荒漠区土壤温湿度特征及相互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黑河试验1991年6月20日~8月21日、1990年12月17日~2月15日每天48个时次和第二次青藏高原试验改则及狮泉河1998年全年每天24个时次的土壤温湿度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PCA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干旱及高寒荒漠区两种典型下垫面土壤温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除日和年变化周期外还存在6~30天的不同周期;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及其季节变化及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水分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夏季温度梯度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且温度梯度与水分运动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65.
大气污染物SOx输送方程的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 ,尤其对 3种起汇作用 (去除机理 )的机理 (化学转化、干沉降和湿清除 )在不同尺度大气污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SO2 的气相化学作用小于干沉降和湿清除的作用 ;干沉降作用很依赖于模式最底层厚度的选取 ;在有降雨时湿清除作用一般较大。文中还对大气污染物SOx 输送方程各项特征量的量级作了分析对比 ,得出了控制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的零级近似方程和一级近似方程 ,并指出了这些方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6.
B. Wang  S. An 《Climate Dynamics》2002,18(6):475-486
This study explains why a number of El Nino properties (period, amplitude, structure, and propagation) have changed in a coherent manner since the late 1970s and why these changes had almost concurred with the Pacific decadal climate shift. Evidence is presented to show that from the pre-shift (1961-1975) to the post-shift (1981-1995) epoch,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re found in the surface winds and temperature, whereas changes in the thermocline are uncertain.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the Cane and Zebiak model demonstrate that the decadal changes in the surface winds qualitatively reproduce the observed coherent changes in El Nino properties. The fundamental factor that altered the model's El Nino is the decadal changes of the background equatorial winds and associated upwelling. The annual cycle is also necessary for the mean state to modulate El Nino. From the pre- to post-shift epoch, the changes in the background winds and upwelling mod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coupled mode (east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equatorial westerly anomalies) by reallocating anomalous atmospheric heating and SST gradient along the equator. This structural change amplifies the ENSO cycle and prolongs the oscillation period by enhancing the coupled instability and delaying transitions from a warm to a cold state or vice versa. The changes in the mean currents and upwelling reduce the effect of the zonal temperature advection while enhance that of the vertical advection; thus, the prevailing westward propagation is replaced by eastward propagation or standing oscill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a critical role of the atmospheric bridge that rapidly conveys the influences of extratropical decadal variations to the tropics, 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Pacific climate shift might have affected El Nino properties in the late 1970s by changing the background tropical winds and the associated equatorial upwelling.  相似文献   
67.
孙力  安刚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6):650-661
利用1951~2000年共50年的北半球500 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资料和奇异值分解技术(SVD),重点对东亚地区季节间大气环流异常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季节间大气环流异常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并且这种明显的非同步联系具有时空相关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夏季大气环流异常与其前冬和前春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更为密切。当前冬和前春北半球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及蒙古高压偏强(或偏弱),极涡偏弱(或偏强),中高纬度盛行经向环流(或纬向环流),以及低纬和热带地区高度正距平(或负距平)明显时,则对应于夏季东亚地区西太平洋副高和鄂霍次克海阻高强度偏强(或偏弱),位置偏南(或偏北),贝加尔湖阻高强度也偏强(或偏弱),但位置偏西(或偏东)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出现。当春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具有上述特点以及夏季鄂霍次克海阻高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或偏弱),位置偏南(或偏北),且极涡较弱(较强)时,则东亚地区秋季大气环流对应于蒙古高压加强(或较弱),西太平洋副高减弱(或加强),并向南和向东移动(或移动较慢),极涡向南扩散(或扩散减弱),大气环流向冬季过渡加快(或减慢)。另外,大气环流异常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68.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9,自引:20,他引:49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冰川为例, 利用2000年的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 1969年的航空相片遥感资料、地形图及数字地形模型,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研究区小冰期最盛期(LIA)、 1969年和2000年的冰川范围, 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该地区冰川的进退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1969年冰川面积比小冰期最盛期的冰川面积减少了5.2%, 2000年的冰川面积比1969年的冰川面积减少了1.7%. 从1969年到2000年最大冰川退缩速度为-41.5 m*a-1, 最大冰川前进速度为+21.9 m*a-1. 本区的冰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冰川退缩的速度不是太大, 并有前进的冰川存在.  相似文献   
69.
神头泉流量变化规律研究--灰色系统理论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神头泉流量衰减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描述神头泉流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以1985年为界,神头泉的流量变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GM(1,1)模型与灰色预测校正模型则分别用于对这两个阶段的流量变化特征进行刻画。神头泉2000-2004年的流量预测值表明,在神头泉域保证90年代中期的高降水量和朔州市各地下水用户对泉域内的地下水不进行超采的基础上,神头泉的流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维持1993年以来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0.
国内外岩石圈化学组成的编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从岩石圈化学结构的思路出发 ,提出了编图的 3个地球化学指标 (铅同位素组成、T2DM 和同位素年代学 )和表示方法。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例 ,同位素组成图可以反映构造分区和地壳生长历史 ,对造山过程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也有明确的显示 ;结合地质年代学的资料 ,化学结构平面图具有反映时空演化四维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