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成矿构造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矿构造学是1965年陈国达在广西桃花金矿从事矿田构造研究及在冶勘274队讲课期间提出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把构造地质学与矿床学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但仍属构造地质学范畴,为地洼学说研究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该学说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2.
地质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医学是以地质学的理论、思想、体系、观点和方法,并结合医学,来观察和解决医学问题和一些地质问题,即是研究地质环境、地质因素、地质过程和地质条件等与人类生命过程、人类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性,以及运用这种关系和规律性来达到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并促进和深化地质科学发展的一门边缘、交叉科学。 地质学和医学是两门古老的科学,我国的中医学和草医学等早就注意到这两门科学的联系,这体现在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莫霍面形态与岩金矿分布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东、西两条地幔陡坡带明显地控制着岩金矿分布,特别是它们相互联结的秦岭段的幔坡域,更是岩金矿发育地区,东部地幔台坪隆起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在金成矿上,华南地区与华北地区可相互媲美,故在华南找岩金矿是极有前景的。中部地幔台坪区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幔坳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次之,以天山幔槽和敦化幔坳的岩金矿分布较多。幔隆本身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不密切,但其周边地区岩金矿却发育,如四川盆地幔隆和准噶尔幔脊周边的金矿分布多即是反映。  相似文献   
14.
应力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力化学是研究应力的性质,作用方式和规模,组合和序列,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化所成生的化学作用和过程,以及物理-化学动态机制。当应力作用于地质体时,接受能量和释放能量的作用方式之一就是应力化学作用,应力化学作用主要受应力性质,应力配置和应力序列的影响,以剪应力化学作用最为重要,应力作用可产生化学作用,改善化学反应所需条件,因而促进和加速了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硝态氮在河床垂向渗滤系统中环境行为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模拟硝态氮在河床中的垂向渗滤过程,以阶梯状加大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为淋滤液,研究了硝态氮在河床垂向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借以了解河床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染的净化机理。实验表明,硝态氮在河床渗滤过程中分别参与了异化还原作用及反硝化作用。在以上两种作用的影响下,河床渗滤系统对硝态氮的去除率高达100%。但是,异化还原作用却导致了地下水中氨氮浓度的上升,这是值得注意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多因复成锡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部大陆锡矿主要分布在南岭地幔台坪隆起区和东部地幔陡坡带内.这两个地域是富锡的深部构造地球化学区带,也是找锡矿的最有利地带.中国东部锡矿的形成,主要与地球深部过程地台活化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湖南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构造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初步总结了湖南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的构造成矿特征。对典型金成矿断裂构造进行了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对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的概念提出了新认识。并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构造-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金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9.
湘西金矿沃溪断层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西金矿沃溪大断层是一条张剪性正断层,具不顺层性质,有蚀变、矿化和成矿活动,以及多阶段活动特征。断层倾角大于层状矿脉系,估计在深部会切错矿体,因此在断层深部上盘应存在着找寻工业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羧甲基甲壳素/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羧甲基甲壳素(CM-CH)溶液浇铸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并与环氧氯丙烷(ECH)交联制得1种新型的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操作条件对膜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甲壳素的浓度为2.0%,环氧氯丙烷的浓度为2.5%,60℃下交联24.0h,然后50℃下热处理10min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截盐效果最好。表征结果表明:对聚乙二醇的截留分子量为550Da,孔径在(6.6~7.8)×10-10m之间,离子交换容量为2.94mmol·cm-2,静电位为-0.20mV。对1000mg·L-1的K2SO4,Na2SO4,MgSO4,KCl,NaCl,MgCl2和CaCl2溶液的截盐率分别为93.33%,91.00%,42.61%,36.10%,44.00%,9.26%和14.21%。研究表明,复合膜对不同盐的截留行为主要决定于荷电膜与电解质离子之间静电斥力的大小。另外还发现该膜具有较好的耐藻类吸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