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地图进行数字化依靠手工操作,费力,费时,利用智能软件,对通过扫描过程获得的数据进行编辑可能是一条合理的途径。本文对方法用于地籍图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讨论,并列出了对表征城市地区的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遥感技术是目前获得河口地区及近海水域泥沙分布与扩散的有效方法,多采用美国Landsat系列的多光谱扫描仪(MSS)和专题制图仪(TM)、NOAA气象卫星、法国SPOT卫星资料和前苏联的联盟号以及我国的国土卫星资料等,即将发射的美国海洋卫星将为本项研究提供新的途径。资料的形式有磁带(CCT)和卫片两种,目前世界上以陆地卫星资料应用最广,这主要是由于它有资料商业化、易于获得、资料系列长、重复周期短、可监测动态変化及影像分辨率适中(MSS像元空间分辨率为80m,TM为30m)等优点。 河口区泥沙受河流径流、潮流、风浪等多种动力因素影响,悬浮泥沙的含量和颗粒组成经常变化,因而河口悬沙的时空分布及其运动规律较为复杂,用常规测量方法难以了解其变化规律,而遥感的多时相、多波段可监视泥沙扩散的动态变化;同时,陆地卫星图象覆盖面积较广(185×185k㎡),不同图幅的拼接、镶嵌技术也已完善,故可监测河口区泥沙扩散的空间变化。因此,遥感技术弥补了常规手段的费时、耗资、资料不同步、周期长、难以反映多变的黄河泥沙的动态变化等不足。本文根据1989年8月黄河口海区表层泥沙实测资料与天气条件大致相同的遥感资料(磁带)进行了相关分析,定量研究黄河泥沙入海后的扩散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3.
本文首次将模糊分类方法引入海滩动态性特征分类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4.
黄河口海域悬沙光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57组含沙水体光谱反射曲线特征,定量描述悬浮水体光谱反射峰值处波长的“红移”现象。在此基础上得出黄河口区野外实测悬浮体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且在4个波段中,MSS7相关系数最低,MSS6最高。因而用分段回归或复相关模式来研究悬沙含量,效果较好。文中最后讨论了提高遥感信息-悬沙相关关系精度的方法,提出增加参与回归模型参数的设想,特别是增加悬沙粒度参数。  相似文献   
95.
不同冻藏温度对鲈鱼肌肉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肌动球蛋白的盐溶性、肌原纤维蛋白 ATPase活性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的巯基含量为指标 ,研究了不同冻藏温度 (- 10℃ ,- 2 0℃ ,- 30℃ ,- 40℃ )对鲈鱼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温度下冻藏时 ,鲈鱼肌动球蛋白的盐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 ATPase活性以及巯基含量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 ,均呈下降趋势。且鲈鱼蛋白质的变性速度在不同冻藏温度下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 (P<0 .0 1)。冻藏温度越低 ,变性越缓慢。  相似文献   
96.
当前采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同一地区用不同传感器,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波谱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把不同的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融合在一起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地图更新时效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97.
98.
褐点石斑鱼不同组织4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褐点石斑鱼7种组织(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脏、尾鳍、脾脏)的4种同工酶(EST、SOD、LDH、MDH)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的4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4个基因位点编码,具有多态性现象;肌肉SOD与其它组织SOD有明显差异;眼睛LDH酶谱酶带最多;MDH具有线粒体型(m-MDH)和上清液型(s-MDH)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
本文建立了内陆单斜构造内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三维可混溶溶质运移模型.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模拟精度,还建立了区域二维水流模型和水质模型,为三维模型提供边界条件.模型应用于描述柳林电厂水源地咸-淡水界面运移特征,模拟效果良好,还据此预报了咸水入侵的可能性并探讨了淡水流的强弱对咸-淡水界面运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In an estuary,tidal,wave and other marine powers interact with the coast in different ways and affect estuary morphology as well as its evolution.In the Huanghe(Yellow) River estuaries and nearby delta,there are many small sediment-affected estuaries with a unique morphology,such as the Xiaoqing River estuary.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special evolution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Xiaoqing River estuary by analyzing graphic and image data with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NE and NE-E tide waves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sandbar formation.Sediment shoals have originated from huge amounts of sediment from the Huanghe River,with consequent deposition at the Xiaoqing River mouth.The lateral suspended sediments beyond the river mouth move landward.Siltation takes place on the northern shoreline near the river mouth whereas erosion occurs in the south.The deposits come mainly from scouring of the shallow seabed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estuary.Storm surges speed up deposition in the estuary.Development of the sediment shoals has occurred in two steps involving the processes of growth and further southward extension.Although the southward shift increases the river curvature and length,the general eastward orientation of the estuary is unlikely to change.Processes on the adjacent shorelines do no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diment shoals.The study presents a morphodynamic evolutionary model for the Xiaoqing River estuary,with a long-term series cycle,within which a relatively short cycle occ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