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断层气实测资料,分析了西秦岑北缘活断层带断层气的特征。在垂直于断裂的地下气测线上,以活断层部位排放气体最强烈。活断层是地球排气的主要通道,断层气是地球排气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是全新世活断层,断层排气活动有强弱之分,渭河堡—南河川段断层排气活动比较强,渭河堡—洮河段断层排气活动比较弱。分析结果表明,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地下水和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our study of the present sediment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is article clarifies our views that a "three-zone pattern" is the basic feature of transgression-type sedimentation.The classification of transgression-type sedimentation of the present continental shelf is based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esent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low sea level of the Wiirrn glacial stage, the genetic type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sedimentary zo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glauconite with different maturity and the migration of coastline, the speed of transgression, and the overlying speed of sedimentation. We put forward the genetic name of the "three-zone pattern" to denote:1.The inner zouu, river mouth-coastal current sedimentary area;2.The intermediate zone, coastal current-sea current scouring-sedimentary area;3.The outer zone, sea current scouring area.All these are of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苏北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同时,研究了碳酸盐岩在其中的作用,提出了碳酸盐岩结核和团块的分布是识别层序地层界面和体系域标志;粒屑碳酸盐岩的沉积迁移也可作为识别不同体系域的重要标志;碳酸盐岩的序列变化是识别准层序,准层序组的标志;稳定分布的暗色细粒碳酸盐岩与泥岩的互层是识别凝缩层和最大湖泛面的标志,认为今后在层序地层分析中应充分发挥湖相碳酸盐岩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粒度资料探讨毛乌素沙漠西南部的风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乌素沙漠西南部,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克托旗布拉格公社至城川公社一带(简称布城区),在长约一百公里范围内,有固定型、半固定型和流动型等各种沙丘,呈西北一东南向断续分布。该区砂样是从西北向东南约以间距10—15公里依次取得(图1),在各取样点分别采有风砂样和下伏第四系土样,共采样17块。风砂样采自沙丘顶部迎风坡(坡角10°—20°)与背风坡(坡角30°)交界附近,深约20公分处。在粒度分析、矿物成份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粘土矿物横向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随继  黄杏珍 《沉积学报》1997,15(3):153-157
本文根据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和组合特征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粘土矿物横向分布规律,发现上、下第三系尽管伊/蒙间层粘土、伊利石这两类主要粘土矿物从湖盆的边缘向中心分别呈现减小和增大的趋势,但其含量对比及矿物组合显然不同,下第三系以伊利石为主,主要有I+有序I/S+Ch+K组合,其次为不含高岭石的组合;上第三系,湖盆边缘相带以I/S间层为主,并主要呈现无序I/S间层+I+Ch+K组合,湖盆中心相区则与下第三系类似,但I/S间层的含量却要高一些。上述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主要有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状况、不同的母岩类型、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强度等。  相似文献   
16.
扫描电镜下灰泥灰岩的鉴别及其沉积环境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杏珍 《沉积学报》1984,2(3):91-100
灰泥灰岩是碳酸盐岩地层中常见的一种岩类,习惯上也称泥晶灰岩或微晶、隐晶灰岩,而灰泥是碳酸盐岩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由于其结晶细小,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揭示其组分、结构等微观特征。长期以来多停留于岩石颜色、厚度、构造等宏观特征的描述,是碳酸盐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但各种沉积模式和各种沉积环境中却都有灰泥灰岩,有必要深入研究它对指示沉积环境的作用。本文采集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的灰泥灰岩样品及其他同粒级的非碳酸盐岩样品共118个,进行偏光显微镜鉴定,薄片染色,盐酸不溶残渣分析,并侧重扫描电镜观察与照像。  相似文献   
17.
黄杏珍 《沉积学报》1994,12(4):140-140
介绍国际地质对比计划350项目(IGCP350)简况1IGCP350项目的建立最初是在1991年日本福罔举行的IGCP245项目(非海相白垩系对比)会议上提出的,此后由日本九州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系系主任,日本著名的沉积学家冈田博有教授.  相似文献   
18.
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研究的新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环境;(2)组成特征;(3)有机质含量 ;(4)有机地化特征;(5)热演化特征;(6)二次成烃问题。指出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生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1996和1997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东段、西段排气活动、两个拉分构造区排气活动和主断裂与支断裂排气活动的比较研究,并结合该带活断层的比较分析和地震活动的比较分析,讨论了该带排气活动的特征和原因,以及断层气CO2,N2和O2含量以及CO2/O2比值在预测或判定地震活动强弱、断层活动强弱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