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敬军  陆华 《江苏地质》2004,28(1):17-21
回顾了以往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工作成就,剖析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目标与方向,部署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重点研究领域的工作,为江苏生态省建设和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2.
江苏省露采矿山环境保护(整治)模式及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江苏省露天开采矿山环境保护和停采矿山环境整治的不同模式的特点、形成环境、采取的手段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结合其适宜性的评价论证,提出江苏省不同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下的矿山环境保护(整治)模式,尤其是禁采区内停采、闭坑矿山环境整治模式和整治规划建议。土地资源紧缺的苏、锡、常地区的停采宕口。应充分利用土地置换模式,筹集资金,采取资源二次开发模式,将停采宕口成为土地开发利用新的组成部分;风景区内的采矿山宕口,拟采取景观再造模式,在恢复景区环境的基础上增加新景;大型停采矿区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在采矿山地区,应引导企业规模开采,集约化经营,建立矿产资源工业园,并引进全新的矿山环境保护理念(京阳模式),采取生态采矿法开采;砖瓦粘土矿应边开采边复垦,保护耕地,达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协调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产开发规划等实现"一张图"矿地融合等工作势在必行。徐州作为江苏省"矿地融合"的试点城市,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紧密围绕"矿地融合"理念,在服务城市化建设、开闭应急新水源、生态国土优化、构建"大数据"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根据项目实施经验,浅谈了"矿地融合"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重点和应用,供大家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54.
江苏生态省建设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江苏省人大《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进入实施阶段后,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省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因而在生态省建设中矿产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对全省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和措施的论述,就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省建设之间的矛盾,提出对生态省建设影响最小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即合理规划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实施生态矿业、建立矿产资源工业园和矿业循环经济链、保护矿山环境,挖掘、开发旅游等资源,最终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省建设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同位素技术释解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循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同位素量值及常规指标含量在不同赋存介质下所表现出的规律,垂向上选取河水、潜水、微承压水进行分析,释解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循环系统运移机制,为合理开发利用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提供理论依据。全区浅层水的补给资源量十分可观,但地域间存有差异,其中东部苏州地区补给量大于西部常州地区,沿江地带大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矿产资源规划中期评估的意义和要求,分析了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及其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联系,着重对《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剖析,并对下一步的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该《规划》在江苏省得到较好的实施,并取得明显的实施效果,对推进江苏省生态矿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7.
徐州城市规划区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州城市规划区内由于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采空区分布面积较广,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煤矿采空区土地成为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开展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是煤矿采空区土地利用的前提。本文针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内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区,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敏感因子—一般因子评价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划分出不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稳定区。  相似文献   
58.
新生街是徐州地区岩溶塌陷最严重的区域,20世纪80~90年代的岩溶塌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文章在以往岩溶塌陷勘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调查成果,逐一梳理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地质条件、覆盖层条件、岩溶发育条件、水动力条件),揭示了徐州新生街岩溶塌陷的成因模式及触发因素,根据监测数据,识别岩溶塌陷与岩溶水水位变化的关系。文章认为,新生街岩溶塌陷是发生在废黄河断裂带内,发育有向上开口的溶洞,该区域既是岩溶水强径流带,又是岩溶水的天窗补给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单层砂性土结构。超量开采岩溶水是岩溶塌陷的诱发因素,岩溶水水位降至基岩面下急剧上升时段是岩溶塌陷较活跃的时期,岩溶塌陷都发生在岩溶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59.
60.
杨磊  黄敬军  陆徐荣 《江苏地质》2014,38(2):298-301
以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成果为基础,基于地下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2个属性层、3个准则层、6个约束层和12项指标构成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区划指数,并借助MapGIS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区划结果可视化表达。区划结果符合地下水污染预防为主与分区防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