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计划于2021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发射的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作为ASO-S的有效载荷之一,具体包括莱曼阿尔法全日面成像仪(SDI)、日冕仪(SCI)以及白光望远镜(WST) 3台科学仪器和2台导行镜(GT),其主要目标是在多个波段对太阳上的两类剧烈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进行连续不间断的高分辨率观测.为了实现这一观测目标, LST所有仪器的观测模式中均包含了一种针对爆发事件而设置的爆发模式.该模式下, SCI将以更高的频率进行图像采集, SDI和WST则以更高的频率对爆发所在区域进行图像采集.测试结果表明,观测图像经过中值滤波、像元合并处理后,可以通过监测图像各像元亮度的相对变化提取爆发事件的时间和位置信息.这些信息将为LST观测模式间的相互切换提供重要电子学输入.  相似文献   
22.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是项目工程建设完工后,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以产权交托等方式确定某集体或个人对项目土地、农田水利设施、道路、林网等进行管理维护的行为.土地整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作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加强竣工项目的后期管护,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要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加强项目后期管护,严防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确保土地整理工程自始至终安全有效地运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一、项目概述"数字规划"是"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从其发展历史及其相应的社会认识水平、行业应用水平进行划分,已经大致经历了两代产品历程。这两代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记录着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的探索脚步,印证着规划人对新技术应用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24.
太阳Ⅲ型暴与反向Langmuir波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宇  黄光力 《天文学报》2007,48(4):441-448
一般认为,Langmuir波(LW)转换为电磁波是太阳Ⅲ型射电暴的产生机制.由电子束流不稳定性可以很容易地激发LW,正向LW和反向LW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产生Ⅲ型暴二次谐波的原因,但反向LW的色散方程和产生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对含有温度的双流不稳定性的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发现温度和束流速度分别对反向和正向LW色散关系具有显著影响,并采用粒子模拟(PIC)方法部分证实了解析推导的结果.通过PIC模拟研究了反向LW的产生机制,发现反向LW不能由电子束流直接激发,其能量基本上都是由正向LW散射得到的.然而,电子束流对正向LW的二次谐波有直接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中尼口岸作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的窗口,其贸易和交通发展是中国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重要支撑。论文探讨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的耦合协调机理,运用评价指标体系法和可达性模型分别评估中尼口岸的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跨境交通可达性,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0—2019年中尼口岸贸易可持续性与跨境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 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复合系统是一个具有交互耦合关系的有机整体,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高水平同步发展是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耦合协调的关键。② 中尼口岸贸易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偏低,贸易流量是中尼口岸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尼口岸的跨境交通可达性提升缓慢,樟木口岸的跨境运输优势明显。③ 中尼口岸贸易与交通发展的耦合协调整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贸易滞后于交通发展,交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为了推进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的耦合协调发展,应当充分发挥中尼口岸的货运职能,大力发展尼泊尔转口贸易,打通南亚大市场。加快建设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远期打造新通道以发挥樟木口岸大宗货物运输功能;利用直升机发展普兰(斜尔瓦)口岸的“神山圣湖”旅游经济,促进口岸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宇  罗智勇  杨武年 《测绘科学》2008,33(1):126-129
经过认真分析传统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方法之后,本文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生成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派生数据集,对该数据集重新分类后消除量纲的影响,使得各项指标之间具有量值可比性。最后按照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各成本数据进行叠加,生成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分析研究,为城市总体规划,房地产开发、居民购房以及商业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2014年武汉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准,结合《武汉市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3-2027年)》研究工作,预测了其实施后在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污染源综合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等方面对武汉市SO2、NOx、PM10、PM2.5的减排量.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分析了《达标规划》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达标规划》实施后,2020年武汉市SO2、NO2、PM10和PM2.5排放量将分别比2014年削减22%~66%、6%~37%、14%~40%和17%~46%;武汉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NO2和颗粒物年均浓度仍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8.
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实地调查获得典型行业污染源活动水平,以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为参考,利用排放因子法建立2014年武汉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结合经纬度、人口密度分布、土地利用类型、道路长度等数据将排放清单进行了3 km×3 km网格化处理.结果表明,2014年武汉市SO2、NOx、PM10、PM2.5、CO、BC、OC、VOCs和NH3排放量分别为10.3、17.0、16.3、7.1、63.1、0.6、0.4、19.8和1.6万t.固定燃烧源为SO2排放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约64%;移动源为NOx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约51%;颗粒物排放主要来源于扬尘源和工艺过程源;CO和VOCs主要来源于工艺过程源,BC和OC排放均以移动源和生物质燃烧源为主,NH3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源.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青山区至新洲区一带.  相似文献   
29.
罗晓丹  赖明治  卢燕  吕新强  凌聪聪  黄宇 《测绘通报》2023,(12):132-135+152
本文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为例,将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三维模型建模中,探索适合对岩画、雕刻、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三维建模数字化档案归档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采集初始地形影像数据建立初始地形模型,以初始地形模型为基础规划精细化航线,开展贴近、高分辨率摄影测量,建立的精细化三维模型分辨率高、纹理清晰、人物信息还原准确,可为自然文物保护等涉及地理空间信息采集的相关领域提供精细化三维建模技术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定向半变异函数,研究了个旧高松矿田莲花山断裂和五指山背斜裂隙网络的空间变异性。首先基于ArcGIS将野外露头裂隙网络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取裂隙密度和强度,然后依托GSLIB对裂隙密度和强度图沿着0~175°方位角计算,创建了36个实验性半变异函数并进行克里金插值,最后创建归一化的半变异函数图,量化各个断裂强度和断裂密度的二维空间变异性。研究表明,越是靠近断层裂隙密度和强度的空间变化幅度越大,并且其空间变异性存在显著的各向异性。空间变异性最小的方向平行断层且靠近断层,最大方向垂直断层且靠近断层,在褶皱近端空间变异性最小的方向平行于褶皱轴面方向,最大的方向则垂直于褶皱轴面方向。裂隙网络空间变异性质反映了断层和褶皱对裂隙网络发育的不同影响,为构建矿田三维裂隙网络空间分布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