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非洲大陆发育地球上最大的前寒武纪陆壳,拥有众多世界级矿田和成矿带,已探明的锰、铬、铂族、钴、磷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铁、铝土矿、金、镍等储量居世界前列,这些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非铜钴成矿带等50 余个三级成矿带中,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占全球23%,未来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2.
典型国家部门石油消费轨迹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邹愉  王高尚  于汶加  林建 《地球学报》2010,31(5):666-672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部门石油消费历史, 系统揭示了各部门消费具有如下轨迹: 工业、商业和民用部门呈倒“U”形变化, 工业部门在人均GDP10000~13000美元到达消费顶点, 民用部门顶点出现在人均GDP 11000~15000美元, 商业则在人均15000~20000美元时到达消费峰值区。交通部门呈“S”形轨迹变化, 消费量已占石油总消费的60%, 消费顶点对应的人均GDP在 20000~22000美元之间; 工业-民用-商业-交通各部门消费顶点呈波次性出现。以发达国家石油部门消费轨迹为基础, 结合中国消费现状, 指出中国各部门石油消费仍沿着发达国家的消费轨迹呈上升趋势; 对交通部门的分析表明, 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模式对中国而言不可持续, 必须通过节能降耗、科技创新等有效手段, 从根本上转变消费模式, 积极走新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3.
论购买力平价在资源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对比时通常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汇率转换法(简称汇率法), 另一种是购买力平价法(PPP)。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差异, 总结了一些变化规律, 阐述了二者的优缺点。同时对两种方法在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并对这两种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认为购买力平价法更适合应用于资源经济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4.
中国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对比了中国、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的主要能源效率指标, 明确了中国当前的总体能源效率水平。通过对比产业和部门能源效率指标, 分析产生指标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找出了能源效率差距所在, 并运用相关规律对一些能效指标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判断, 进而确定了我国节能的潜力和主要领域。研究表明, 我国节能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 但仍有很大潜力。不同部门节能空间不同, 不同部门的能效指标会有不同表现。因此, 节能措施选择和目标设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5.
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 全球现状评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 发展环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共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 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 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各国经验教训,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冀北地区相继报道多处恐龙足迹产地(纪友亮等,2008;邢立达等,2009;Xing et al. , 2011,2012;柳永清等, 2012).足迹体现出沿41°00'纬向线分布特征(图1a),自西向东分别由尚义小蒜沟产地、赤城杨家坟产地、滦平梨园产地、梨树沟门产地、承德县产地及承德骆驼沟产地组成. 2020...  相似文献   
117.
以位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榆林、阿羌和米浪沟湾地层剖面为典型例证 ,讨论了 110 0kaBP以来中国沙漠沙尘暴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提出在过去的 110 0ka中该区总共记录了 4 2个沙尘暴时期 ,并与 4 1个间沙尘暴时期构成比较连续且交替进行的一系列沉积演化历史。其中 ,最强烈的沙暴期发生时间大致在 6 2 0kaBP和 6 80kaBP前后 ,最温暖的间沙尘暴期出现在 5 90~ 5 0 0kaBP和15 0~ 70kaBP。研究认为 ,110 0kaBP以来因沙尘暴期与间沙尘暴期交替出现而形成的沉积旋回 ,是自那时以来在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冬夏古代季风相互对峙、交替演化形成气候旋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8.
119.
萨拉乌苏动物群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谢骏义  高尚玉 《中国沙漠》1995,15(4):313-322
目前在萨拉乌苏地区共发现脊椎动物化石46种,其中哺乳类34种,鸟类12种。本文根据新采集到的80多件化石的出产层位和对前人资料的分析,把全部化石按地层即萨拉乌苏组、城川组和大沟湾组作了统计。并根据地层划分和化石种类的变化,新建立了城川动物群。萨拉乌苏动物群和城川动物群在时代上分别属于晚更新世中期和晚更新世中期之末到晚更新世晚期,代表较暖湿和干冷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20.
铁矿石高价位损害供需双方的长远利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以来.一改过去20多年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世界铁矿石价格连续暴涨.铁矿石协议价格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较上年上涨了71.5%、19%和9.5%.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从2002年的25美元/t上涨到2007年的约75美元/t,5年间上涨了200%!如果联系到近年来中国因素推动世界铁矿石需求高涨,并占有世界铁矿石需求增量90%、进口总量40%以上的事实,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铁矿石出口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7%,其中CVRD、Rio-Tinto和BHP·Billton三大公司控制世界铁矿石贸易总量67%(2006年)的供应格局,就不难理解铁矿石价格暴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