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旨在确定深海多金属结核的物理特性,并分析其对采输过程的影响,以指导工程应用。总结了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回归分析,确定了结核形成机理及主要成分、在海底的分布特性、结核形态及构造、结核尺寸与重量关系、含水量、密度、孔隙特性及结核强度等关键物理特性。研究表明:结核形状多样,质松多孔隙,含水率高,近似均匀分布在海床上或浅泥层中。颗粒质量和尺寸联合概率分布具有长右尾特性,需使用更广义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copula才能准确建模。结核抗拉强度随结核直径增大按对数函数递减。此外,深海高压环境下结核的开采需更多能耗,且结核表现出更高的延性。结合固液两相流分析和颗粒沉降理论,分析了结核形状、尺寸、密度等主要参数对水力举升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颗粒破碎的主要方式和规律,总结了不同粒径级配输运造成堵塞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2.
根据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葫芦山湾海域2000—2016年间6次海水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海洋功能调整对海域水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海洋功能调整对海湾内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有阶段性富营养化趋势出现,且在湾内进行工业与城镇化功能调整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对该海域进行有机污染指数变化评价,表明该海域的有机物污染较明显,有机污染指数达到最大值同样出现在海域功能调整相对剧烈的阶段。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区域海洋功能调整过程中海水水质影响研究的结论,并建议尽快选址实施两岸生产、生活污水的湾外深海排放,以保护海湾内海水水质环境。  相似文献   
23.
基于1961—2020年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塔城地区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探讨了降水相态的变化成因及其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近60 a塔城地区年平均降水日数88.1 d,其中降雨日数最多,降雪日数次之,雨夹雪日数最少;3种相态降水在空间上呈现地区西北部多、中东部少的分布格局。(2)从不同相态降水日数的月际分布来看,降雨主要出现在4—9月,降雪在11月—翌年3月较多,3—4月和10—11月期间3种相态降水共存。(3)近60 a塔城地区各站不同相态降水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降雨日数增加而降雪日数减少的变化趋势,且降雨量的增速高于降雪量增速,其结果导致雪雨比率以-0.33%·(10a)-1的速率减小。(4)气温增暖是塔城地区降水相态向多雨化转变的主要原因,同时北极涛动指数(Arctic oscillation index,AO)、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index,NAO)以及北半球极涡指数对降水相态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利用塔城地区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月降水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量指数(SPI)运用最小二乘法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塔城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塔城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为30.37%,轻旱发生最多,中旱次之;2/3站点SPI呈显著增大趋势,年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干旱程度有所减轻,在1987年之后塔城干旱程度整体偏轻。(2)季节尺度上,夏、秋、冬季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干旱减轻的突变,且秋季和冬季分别在2002年和1997年达到显著。(3)在影响范围方面,各季以局域性和全域性干旱为主,全域性干旱发生频率介于20~30%之间;在干旱强度方面,各季轻度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中度以上干旱发生频率介于33~38%之间。(4)近60a塔城地区季节性干旱呈现影响范围缩小,强度减弱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冬季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分别以-7.79%.(10a)-1-0.11.(10a)-1倾向率显著减小,干旱减轻趋势在四季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