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针对低空遥感系统在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的应用初步探索,我们尝试在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研究区域填海信息并进行研究,为海域使用监视监测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响应迅速、分辨率高等优点,且能够到达载人飞行器无法到达的复杂或危险地区空域,在海域使用监视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今后可进一步搭载光谱仪等专业设备进行监测相关信息采集与分析,对海域监管有目标有选择地重点跟踪监测和保护,更好地辅助海域监管等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73.
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查明了北京市煤、铁、锰,铜、铬、铅、锌、铝土、鸽、钼、金、银、硫铁矿,萤石、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共计16个矿种的核查任务,最终形成了140个上表核查单元。通过分析核查前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总结了11类变化原因:未上表矿区纳入、漏上表、错误上表、重复上表等等。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查明了核查前后资源储量的变化原因,提高了核查结果的可信度,为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衔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为北京市矿政管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4.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获取的空间影像数据更加丰富,如何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响应空间影像数据的实时请求并进行分发是目前空间信息服务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采用地球剖分的思想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全球空间数据分发系统的影像数据预处理与制备方法。该方法根据GeoSOT剖分方案对地球空间进行多级、多尺度划分,建立剖分编码与单幅影像内数据块的多尺度逻辑索引,这种索引有利于以剖分索引面片为单位进行多尺度数据块的提取与分发。  相似文献   
75.
泽错盐湖为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现的又一大型锂矿盐湖。基于泽错盐湖详查工作,通过采用遥感解译、地表和湖水卤水水化学调查及固体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泽错盐湖大型锂矿的成矿矿物质来源及低矿化度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泽错湖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矿化度 40.06g/L,为低矿化度盐湖;卤水中 LiCl品位 434.10mg/L,达到工业品位, LiCl资源量 130.13×104t,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泽错盐湖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 1)岩浆岩; 2)水热活动强烈的深大断裂附近的地下深部物质; 3)湖盆第四纪沉积物内的地表物质。泽错盐湖低矿化度成因是湖区所处的气候条件、水盐均衡状态失衡及地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盐湖锂矿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有助于丰富盐湖锂矿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76.
针对高分辨率的GF-7卫星影像水体指数构建,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绿波改正归一化指数(GNDVI),并用单波段阈值法、NDVI、NDWI、CWI及SBI等方法与其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GNDVI指数法总体精度高于其他方法,达97.26%,水体信息更加完整,对山体及建筑物阴影的抑制较好,效果最优。为GF-7遥感影像在水资源保护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利用日本周围16个IGS站的观测数据对日本Mw9.0级地震的同震位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对其中2个IGS站的高频数据进行了动态解算,得到了2个站在地震发生期间的运动轨迹、偏移量、地震波达到时间、持续时间等参数。其研究成果对今后利用GNSS数据进行地震监测与预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本文探讨了西宁地区黄土重矿物的特征。并结合粒度、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西宁地区黄土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内部。  相似文献   
79.
青海西宁厚层黄土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地磁研究表明,西宁大墩岭黄土剖面是距今1.2Ma以来形成的,它记录有B/M界线,哈拉米洛事件(J)和黄土剖面中很少发现的布莱克事件(B_1)。西宁地区的黄土以其厚度大(达261m)、粒度粗、古土壤分层多、古土壤厚度在整个剖面所占比例小为其特点,表明西宁距离黄土的物源区近、气候干冷、粉尘堆积速度快,详细记录了距今1.2Ma年以来青藏高原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信息。其中L_2、L_9、L_(15)是距今0.155、0.79,1.10 Ma三次最为干冷时期的产物,与青藏高原的三次最大规模冰期极盛时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80.
杨继媛  马海丹  陈爱林  侯先光 《地质学报》2022,96(11):3750-3759
本文描述了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原始单轴针海绵化石一新属种——群体小卵海绵Ovulispongia multa gen. et sp. nov.。群体小卵海绵为小型薄壁海绵,整体呈卵形,骨骼双层,由四个方向的单轴骨针穿插成网状,左倾方向和右倾方向骨针与水平骨针和纵向骨针斜交呈45度角;骨针之间无叠接;海绵体无口须和根须。群体小卵海绵在外部形态和骨架类型上与其他的原始单轴针海绵存在明显差异,其半紧密型骨架处于无规则排列的鬃毛海绵骨架和规则排列的细丝海绵骨架之间。另外新材料显示在海底固着取食的生态环境中,新属种用高密度的个体分布来获得竞争优势。群体小卵海绵独特的过渡形态的骨架结构和高密度生态分布为研究古生代原始单轴针海绵的骨架演化与生态空间扩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的起源和多样化提供新的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