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系统概括了国内外用于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的专业软件现状, 详细介绍了高分光学遥感地震应急应用原型系统的研制目标、 工作流程、 技术方法和主要功能。 该系统基于建立的高分光学遥感震害识别知识库, 实现了“一键式”建筑物震害快速识别, 部分震害增强方法固化于控件中, 减化操作流程, 极大地提高了地震应急的实效性。 系统集成了建筑物、 道路交通、 地震地质灾害三个主要地震灾害识别功能, 能更全面地反映灾区宏观灾情, 在未来地震应急遥感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单独利用沃尔什变换或高斯模型进行测井曲线自动分层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沃尔什变换和高斯模型联合的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沃尔什变换简单、快速的特点,同时又利用了高斯模型对沃尔什变换分层的边界进行校正,实现了测井曲线由粗到细的分层过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多条测井曲线进行自动分层,效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的发育程度、上覆岩土体性质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或降水入渗,震动荷载等动力扰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诱发动力条件。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讨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产生机理,并从受力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模型。本文还根据研究区的8个塌陷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也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发展,不断完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和督导企业行为就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年岷县漳县M6.6地震震源区及其邻区1999年以来的GPS观测资料,通过应变率动态特征分析、多期次GPS剖面分析和基线变形速率的分析讨论了地震的震前变形特征.GPS速度场和块体应变率表明,汶川地震的发生导致了柴达木地块运动与变形状态发生明显调整,但由于西秦岭北缘等深大断裂的存在,岷-秦地块对其响应不明显;GPS连续应变率显示,在汶川地震引起的区域地壳变形调整过程中岷县漳县地震震源区附近的应变积累速率有减缓的迹象;GPS剖面显示,平行于岷县漳县主破裂带的运动分量对汶川地震响应显著,汶川震后表现为剪切变形速率的增强,而垂直于主破裂带的运动分量则对汶川地震响应不明显;震中周边GPS基线变形速率表明,基线伸缩变化率总体呈现NW向拉张、NE向压缩状态,且拉张量明显小于压缩量.上述地壳变形动态特征表明西秦岭北缘断裂及其附近地区的应变积累水平和断层闭锁程度可能处于较高水平,在岷县漳县地震前该区表现出局部“硬化”迹象.  相似文献   
16.
黄土室内液化试验饱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液化是黄土地区的三大典型震害之一,是黄土动力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截至目前,室内动三轴液化试验仍是研究黄土液化的主要方法,而试样饱和度的高低是影响黄土液化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首先从土的性质和饱和的主要指标对砂土和黄土饱和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而后通过对现行的主要饱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归纳总结了黄土室内液化试验饱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黄土本身大孔隙、弱胶结的特性,就现行主要饱和方法对黄土饱和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每一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反压饱和方法在黄土饱和中的应用现状,对该方法在黄土饱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市铁矿资源的地质矿产特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矿石类型及其利用情况以及资源储量特征出发,重点分析了北京市铁矿资源的基本情况,从而把北京市铁矿划分为3个矿集区:库西北、库东北、库南铁矿矿集区,并对目前北京市铁矿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库西北,库东北铁矿矿集区在确保区内矿山企业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宜限制开采,作为战略储备,库南铁矿矿集区可以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某化工厂Cr6+污染状况及风险水平,在研究区布设土壤与地下水采样点各19个,测定Cr6+含量,分析污染特征与成因,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0.5 m)Cr6+超标率为42.11%,其浓度随深度增加总体上降低,但在地下水位附近(15~20 m)回升,主要因长期淋溶作用使污染物向下迁移至含水层位富集。浅层地下水Cr6+超标率为73.68%,深层地下水超标率为37.50%。整体而言该区土壤和地下水Cr6+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应开展水土协同治理。空间上表层土壤Cr6+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与投产期厂内功能区的划分相关性较低。地下水Cr6+受水动力场影响,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污染羽中心向下游方向迁移。土壤致癌风险均值为1.85×10-6,介于10-6~10-4,风险中等,应引起必要重视。非致癌风险低于1,无慢性毒害影响。经口摄入土壤为主要暴露途径。地下水致癌...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在2017~2019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基于梯形模糊理论构建了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评价模型,并通过实地调研修正了暴露参数,对一亩泉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开展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源地的健康总风险在2.959×10-5~1.504×10-4 a-1,55%以上可信度下未超过Ⅲ级风险,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