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03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济阳坳陷古近系多级控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阳坳陷古近系砂体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①断陷类型;②构造带类型;③坡折带类型;④体系域类型;⑤沉积相类型。在不同类型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相差较大,在不同规模箕状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也具有差异性。同时,断陷类型控制着构造带的发育,构造带类型又决定着坡折带的发育部位,坡折带类型则影响着湖盆沉积体系域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而沉积相类型对砂体的特征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显然济阳坳陷砂岩体的形成和分布遵循“多级控砂”的特征,5种因素共同影响并逐级控制着砂岩体在断陷湖盆中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32.
确定像元地理坐标是几何纠正及卫星数据应用的基础。经验插值方法常用于计算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1B定位数据,研究插值模型的定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AVHRR像元空间位置和像元大小,利用AVHRR扫描线的圆心角θ表示像元的位置,建立了像元位置θ和像元大小Δθ的表达模型;根据分段线性插值模型,计算插值后的像元位置θafter和像元大小Δθafter,获得分段线性插值模型的像元位置和大小的误差模型。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宁波市水资源有关参数的计算,了解宁波水资源状况,根据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经济发展规划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了宁波市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水资源向可利用水资源的转化,利用和开发好水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热带气旋灾害指数的估算与应用方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根据1949-1999年共50年资料,对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灾情特点作了评估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理的计算,按登陆和外围影响两类主要方式建立灾情指数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划分了灾情等级,用来表示受灾的程度。还采用独立于本资料源的Suffir-Simpson热带气旋灾害指数评估方法和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提出了一套台风灾害预评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在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下,局地发展的强对流天气92421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强对流是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真潜在不稳定层结中,地面低压发展和冷锋快速移动的触发下发生的。当时各稳定度指标反应集中明显,有很好的指示。  相似文献   
36.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总被引:170,自引:8,他引:170  
黄河上游地貌和新生代地层研究表明,30~3.4Ma是一个构造长期稳定、气候炎热和红色盆地广泛发育的时期,形成分布很广的夷平面,即青藏高原的主夷平面,上有风化壳及古岩溶残留。3.4Ma开始,青藏高原整体抬升,主夷平面被分割、解体,盆地中红色碎屑建造强烈变形,开始以扇砾岩为主的内陆磨拉石沉积。其后,在2.5Ma和1.7~1.66Ma相继发生强烈隆升,青藏高原地貌总轮廓形成,黄河现代水系格局出现,总称之为青藏运动(A,B,C三幕)。随后,黄河及其支流发育一系列阶地,记录了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及黄河溯源侵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7.
西宁大墩岭剖面黄土地层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珍  马海洲 《青海地质》1992,1(1):26-32
  相似文献   
38.
39.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97,比单作提高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  相似文献   
40.
利用金属矿体通过电流以后能产生电化学极化的現象,引起次生的激发电流,以普查勘探金属矿可以认为是研究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个重要进展.一般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作用,除了磁法探寻磁鉄矿体以外,都还处于很不“直接”的阶段,例如使用重力法、电阻率剖面法、自然电流法等等所取得的物理現象,常常很难作出肯定的推断解释,因为它們常不肯定表示矿体的存在;一种現象可以为几种可能的地貭因素所引起,除非进行山地揭露,很难断定什么是現象的引起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