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0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331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470篇
地质学   1478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91.
利用1951 ̄1997年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印缅槽指数、500百帕西太平洋副高(简称副高)特征量资料,分析6 ̄7月季风环流特征与梅雨和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季风强度适中,副高西伸脊点偏西成为夏季风雨带在长江流域停滞并引发特大洪涝的典型特征;(2)4 ̄5月印缅槽指数偏低(高)则6 ̄7月副高的西伸脊点偏东(西);(3)夏季风的强弱与4 ̄5月季风的强弱和4月东西伯利亚冷高压强弱及5月印度半岛-  相似文献   
892.
首都圈地磁差值年变率δF异常与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8 ̄1996年首都圈40个测点的地磁差值年变率δF变化的全面分析研究,获得了近期两次唐山震区中强地震的地磁差值年变率δF异常,是以磁报震探索和震磁关系研究较好的近场前兆震例。地磁差值年变率δF方法4年来已用于首都圈1年尺度地震趋势判断。  相似文献   
893.
长江流域各地区环境保护水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流域总面积180×104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75%,跨越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联接了南北地方经济。在长江流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除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之外,也是中国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因子分析方法与原理,选择一系列指标,并将其归结为条件因子和治理因子,在此基础上对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流域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指出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投入是环境保护水平提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而且各地区根据经济和污染状况的差异,应该采取不同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94.
苍山5.2级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枣庄电磁信息台DPJ-Ⅲ、ULF-Ⅲ及JD-03型电磁辐射仪观测到的资料,分析了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多数和台站记录到的异常信息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895.
从豫西北济源和登封剖面可分离出中温反极性磁分量和高温正极性磁分量 通过岩层展平过程发现,中温反极性磁分量和NNE向高温磁分量都应形成于褶皱的早期;从其所对应的极位置看出,中温、高温分量分别形成于早、晚白垩世,并且褶皱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研究表明重磁化不仅与褶皱过程有关,显然还与该区广泛发育的燕山期(100Ma左右)岩浆浸入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96.
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59  
基于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地块最新古地磁结果,并重新审视已有的古地磁数据,绘制了三大地块显生宙以来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各地块古纬度和取向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三大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运动学特征及相互间的对接和缝合过程.早古生代,华北、扬子、塔里木地块都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华北地块在动力学上是独立的,其运动特征以平移为主,旋转运动为辅;扬子和塔里木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关系密切,塔里木地块很可能在晚奥陶世远离冈瓦纳大陆,在二叠纪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我国华北和蒙古联合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则是在晚保罗世完成的 扬子与华北地块的对接过程是先东后西,东部的对接发生在晚二叠世,对接时结合带位于北纬6°~8°.晚三叠世两地块在西部门合时,结合带位于北纬25°左右.两地块在西部对接的同时,在东部产生了应力释放,使最初俯冲到上地慢的部分陆壳物质被推挤上升,与苏鲁-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岩形成的时代相同.从晚二叠世到早中侏罗世华北与扬子地块以东部为支点经历了大规模的相对旋转.晚侏罗世三大地块在动力学意义上已成为整体.在中国拉萨地块和印度次大陆与中国大陆对接缝合产生的力矩作用下.晚保罗世以来三大地块统一显示了约为20°的顺时针旋转运动.  相似文献   
897.
探讨螺旋CT在临床应用价值,选择部分典型病例30例,其中血客性病变或螺及血管的病变8例,骨病变21例,胆道病变1例,扫描机为Philipa Tomoscan Avep。血管成像为主的,选择2-5mm的准直器宽度和床速,12mm间隔重建,其它病变选择5-7mm的准直器宽度和床速,2-3mm间隔重建,增强扫描使用60%的碘造影剂80-120ml,以脏静脑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速率3ml/s,脑血管和腹腔建  相似文献   
898.
89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解析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地形图分幅编号方法,是每个地形图用户必备的一种技能,否则无法向地图信息中心索取所需的地形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是以具有一定经纬差的梯形分幅,以行列式编号法和行列-自然序数式的编号法进行编号的。分幅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解析法是用严密的数学模式表达,便于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实现地图现代化管理。数学模式坐标系的适宜性和各参数符号的概念化程度是集中体现其科学性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目前仍有不尽人意之处。现就如何确定数学模式的坐标系和使参数符号概念明确化谈点浅见。一、地形图分幅编号现津概述我国基本比…  相似文献   
900.
地形图分幅编号解析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地形图分幅编号的规律 ,应用测算地面点坐标和语言学的原理 ,从建立解算地形图分幅编号数学模式的坐标系和使数学模式的参数符号概念化两个方面 ,对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的解析法进行优化研究 ,以提高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