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7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25Ma后陆-陆碰撞造成的碳储存的讨论DerrillKerrick等评论:Selverstone和Gutzler(1993)认为,在特提斯陆-陆碰撞期间,碳从大气转移到深成变质储集层可能导致了125Ma后的全球变冷。但是,由于大气CO_2含量长期由...  相似文献   
102.
1 背景人们通常认为太平洋、费拉隆和菲尼克斯板块早白垩世时期在靠近 Nova-Canton海槽的三联点处汇合。位于 Nova-Canton海槽正西边的 M0磁异常条带证实 ,直到 1 2 1 Ma时这个三联点还存在。三联点向东南发展 ,最后与磁异常条带 3 4和较年轻异常的交叉点重合。磁极性稳定时期 ( 1 2 1~ 84Ma) ,由于没有线性磁异常资料 ,对汇集带的构造演化还没有明确的解释。L arson和 Chase( 1 972 )提出了一个从北到南板块年龄稳步递减的简单模式 ;而 Winterer等和 Joseph等则认为从 Nova-Canton海槽到马尼希基高原南部的三联点地段有一个大的突…  相似文献   
103.
印尼Premier石油公司在西纳土纳区块A中的Gajah Baru油田成功地钻探了一口鉴定井。这口鉴定井(Gajah Baru-2)在Arang组的叠置储集层中发现了天然气,超过了预期估计。Premier将Gajah Baru油田的可采储量提高了约325bcf,相当于5400万桶石油。Gajah Baru-2井的目标深度为2746m,顶部675m采用套管钻探技术。  相似文献   
104.
用新研制的便携式电阻计对粘土层电阻的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块海相粘土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差异 ,极有可能记录了海进、海退的历史。1引言沉积物的物性有很多控制因素 ,如粒度分布、矿物种类、孔隙率、原始负荷、应力滞后和孔隙水性质等。但是对于细粒沉积物来说 ,对力学性质有限定作用的颗粒结合、相关颗粒之间的接触形态以及颗粒与孔隙水(吸附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很重要的。了解颗粒表面附近的物理化学作用通过沉积、压实、风化过程对沉积的物性产生何种影响 ,以至了解与环境和防止地质灾害有关的地面特征也是很重要的。地层的电阻率是了解…  相似文献   
105.
开封市西郊地层“崇祯大旱”事件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新  马建华  许清海  谷蕾  陈彦芳 《地理研究》2015,34(11):2133-2143
根据开封市西郊9 m岩芯样品的孢粉分析,结合AMS14C测年、粒度分析和历史文献,揭示区域植被对“崇祯大旱”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岩芯深度0~1.8 m为20世纪中叶的黄河灌淤层和近期堆垫层,1.8~4 m和4~7.8 m分别为1841年和1642-1644年的黄泛沉积;岩芯存在7.8~9 m、5~7.8 m、2~5 m和0~2 m等4个孢粉带,其中5~7.8 m的孢粉带记录了明末“崇祯大旱”事件。该层段下段(6.7~7.8 m)为黄泛早期沉积物,木本植物花粉减少至整个岩芯的最低值,而藜科花粉比例显著升高并占据绝对优势,同时还伴随有旱生植物白刺属和麻黄属花粉出现,蒲公英属和菊科等耐旱植物花粉含量也相对较高,指示一次干旱事件;上段(5~6.7 m)为黄泛后期沉积物,木本植物尤其是松属花粉含量较高,而藜科等旱生植物花粉相对较少,可能是由于松属等木本植物花粉悬浮能力强而被洪水携带至下游,在水流缓慢或近于滞流时沉积,再加上洪水过后黄泛地面接受当地源、区域源和区域外源花粉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6.
圈闭形成机制决定了圈闭类型,制约着圈闭的分布规律。川西地区储集层致密,生烃期早,构造运动频繁,决定了圈闭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勘探和研究业已证实,川西地区圈闭以复合圈闭为主,且具多类型特点。已发现并总结出五种不同圈闭类型包括叠合构造型、古构造-岩性型、古构造-成岩型、构造-裂缝型、构造-岩性型、其特征各异。明确指出浅层蓬莱镇组和下白垩统,也包括某些因特定条件而未进入致密化的层段(如千佛崖组气层  相似文献   
107.
马建华 《地理科学》1999,19(6):491-496
对伏牛山中段南坡不同海拔高度7个土壤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壤理化分析,选择了土壤氧化物迁移系数,硅铝铁率,活性铁与全铁之比,活性锰与全锰之比,Ba值,β值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土壤物质迁移和积累角度深入探讨了河南省太牛山南坡亚热带北界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该界线大约在海拔950m左右。  相似文献   
108.
马建华  楚纯洁 《地理研究》2006,25(6):949-958
选取黄河头道拐、潼关、花园口和利津断面19522000年的泥沙含量为时序,在G-P重构相空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各断面泥沙时序的关联维(D2)、K2熵和Hurst指数。结果表明,各断面的最小饱和镶嵌维(m)、D2和K2熵分别为5、3.24和0.13,说明黄河流域各级系统均具有混沌特征,并且从上游到下游混沌特性逐渐增强。随着混沌特性的增强其平均可预报时间下降,头道拐断面为8年,其余断面为3年。各断面Hurst指数均大于0.68,在可预报时间内,各断面泥沙时序具有持续性下降趋势,并用20012004年实际数据得到了验证。文章还给出了黄河流域动力系统的一般形式,该系统至少需要8个状态变量,2个控制变量。  相似文献   
109.
在“包头市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信息分析处理系统”中对于根据自动雨量站点雨量数据转化为面数据,从而对任意区域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并用到了泰森多边形和Delaulay三角形算法。  相似文献   
110.
陇海铁路圃田段路旁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海铁路圃田段为例,采用Hakanson指数法,对铁路旁土壤重金属(Cd、Pb、Cu、Zn、Cr和Ni)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铁路旁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出现不同程度富集,以Zn和Pb的积累最为明显,最大含量都分布在距路基30 m范围内.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大,在距路基100 m范围内,单项风险系数均在80以上,呈重度风险,最大风险值出现在路基处,高达138,之后逐渐降低;其余重金属呈低风险状态.距路基20 m范围内,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在150以上,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之后逐渐降低.镉(Cd)的潜在风险占总风险的68.20%~73.37%,其他重金属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