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一张3.5英寸软盘的1.44MB容量早已无法满足我们对数据交换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可以取代软盘的新兴的存储设备"闪存"就应运而生了.闪存是一种新型的即插即用USB设备.用惯了软驱和软盘的用户,对闪存功能还是较为模糊,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闪存产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2.
渤海海上测风与沿岸实测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79 ̄1981年春、秋季黄海渤海气象联防的大风资料,对海上为8m/s以上强风及大风天气情况下,渤海海上风与沿岸实测风进行日变化,季节变化,日较差分析以及多点间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海上风,沿岸风及其比值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而且其比值与日较差随季节和风向而变化,该结果对于渤海海面风场客观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在城市活断层调查中,利用电阻率二维层析成像测量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山东潍坊段的地震活断层进行了探测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勘探效果。沂水-汤头断裂、刘家庄断裂的二维电阻率反演结果表明,断裂带两侧的电性结构呈现出整体性的差异,正断层的上盘为低阻区和局部高、低阻扰动区;而断层下盘多为均匀的高阻区;断层为高角度断层。试验探测表明:在城市活断层调查中,选用合适的电极装置类型,电阻率层析成像是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24.
讨论了2006年4月9日范县ML4.7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变化和预测过程.震前2005年9月~2005年12月重力场表现为趋势下降,在2006年3月重力场转折上升,表现为变化加速,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加速变化过程中.部分测点点值、测段段差值存在异常,点值和段差值的变化幅值在(30~60)×10-8m·s-2之间.震后该区的重力异常没有恢复.重力变化可能是由该区地壳形变、地壳深部质量迁移和断层蠕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5.
河南范县ML 4.7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LGADJ”软件,分析范县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发现:震中附近的重力点值在地震的孕育-发震-震后调整阶段,出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从重力变化的角度,我们认为,该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支持孕震过程的膨胀理论;指出:通过加强观测研究冀鲁豫交界地区重力场变化,不断探索地震破坏机理,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6.
确定边坡潜在滑面的块体理论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复杂边坡一般由多种岩性组成,且其稳定性往往受岩体结构控制,加之边坡滑面的逐步形成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块体理论确定复杂边坡滑面位置方法,并采用Sarma极限平衡法及其它滑面形状分析了某大型边坡工程的稳定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7.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4条剖面的实践, 复原出不同时代盆地构造与地层发育的连续剖面, 揭示出松辽盆地南部主要构造样式是以浅表构造层次的负花状构造及深层剥离断层发育为特征; 断层生长指数、盆地的伸展史和伸展量等参数显示, 晚白垩世是构造转型的重要阶段, 此前主要为走滑构造样式形成阶段, 此后则主要为伸展滑脱构造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上, 提出松辽盆地具有伸展-走滑双重力学构造性质, 可能是一个弧后构造盆地.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宁夏地区2011—2013年期间多期重力观测资料,采用中国地震局推广的LG-ADJ程序对观测资料进行平差处理,给出地震前后3年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和点值变化图像。结合构造活动分析,对2012永宁4.6级地震前后宁夏地区重力异常变化进行研究。认为:2012年永宁地震前,测区重力场出现较好的中期前兆性变化图像,临震前短期异常突增,重力场在空间和量值上均出现大幅的上升变化,重力点值震前趋势下降-转折上升-加速上升-发震的变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29.
130.
2018年震情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