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湖南塔山、阳明山岩体位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结合部位,主要由不同粒度的斑状二长花岗岩构成,其中塔山岩体的粗中粒、中细粒、中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21.3±0.9Ma、221.5±1.9Ma、213.4±1.1Ma,阳明山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的年龄为213.7±1.0Ma,均属印支晚期花岗岩。花岗岩富SiO_2(70.43%~74.06%)、Al_2O_3(13.25%~15.37%)、高A/CNK(1.03~1.24)、高分异指数DI(85.25~93.0)、富集Rb、Th、U、Ta,亏损Ba、Sr、Nb、Ti,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5~0.45),为高分异的过铝花岗岩。高(~(86)Sr/~(87)Sr)_i(0.72993~0.77391)、低ε_(Nd)(t)(-9.9~-12.11)、Nd的t_(DM2)(1801~1978Ma)较大等特征,表明塔山、阳明山花岗岩为壳源S型花岗岩。结合其形成年龄和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塔山、阳明山岩体是在印支运动晚期挤压作用向伸展作用转换形成的局部伸展-减薄的机制下,由加厚地壳中的中元古代变质砂屑岩、变质泥岩部分熔融形成,并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年龄为3523Ma的继承锆石核显示本区可能存在古太古代的古老基底。  相似文献   
22.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在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灰岩与花岗斑岩接触带及附近的层滑断裂系统中,成因上与黄沙坪花岗质岩石关系密切。其成矿时代以往都是用矿体附近的花岗质岩石(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或蚀变矿物年龄来间接推断的。文章采用高精度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定年法,直接测得矽卡岩型矿体的矿化年龄为(153.8±4.8)Ma,与前人获得的含矿矽卡岩中金云母的K-Ar年龄(153~157 Ma)一致。结合黄沙坪岩体及含矿矽卡岩型矿体的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以下认识: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在154 Ma左右;成矿作用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它们都是华南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23.
前人曾对与水口山矿田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英安玢岩等进行了黑云母、全岩K-Ar 法和颗粒锆 U-Pb 稀释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年龄结果介于120~172Via 之间,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的方法所测定的结果大不相同。本文对水口山矿区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 SHRIMP U-Pb 年龄的精确测定,结果为163±2Ma(95%可信度,MSWD=1.2)。因此,本文认为:(J)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时间一致,而且与花岗闪长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成岩与成矿是同时的;(2)结合岩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矿床是在中晚侏罗世时地壳处于拉张-减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4.
青海南部二叠纪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青海南部治多-杂多一带二叠纪火山岩进行了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样品的ISr=0.70333~0.70417, εNd(t) =4.1~5.5, 206Pb/204Pb=17.547~17.986, 207Pb/204Pb=15.476~15.584, 208Pb/204Pb=37.778~37.976.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套火山岩为OIB型, 形成于板内伸展拉张的裂谷环境, 属于青藏高原及邻区晚古生代裂谷系统, 原始岩浆可能来自亏损的古软流圈, 裂解机制与古地幔柱活动有关.样品铅同位素的V1=31.39~46.78, V2=22.38~42.45, 落入扬子铅同位素省区域, 表明早二叠世青海南部地区具亲扬子性, 揭示出昌都地块在晚古生代属于特提斯区, 为泛华夏陆块群或扬子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5.
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国家地质调查主管部门和南岭地区新一轮地质勘查、矿产开发的需要.数据库在Microsoft Access 2000和Mapgis软件中编辑制作,包括ACCESS(.mdb)和MAPGIS点文件(*.WT)两种格式的文件,由矿床基本情况与矿区地质情况两张基本表格和相应的表单、查询组成,矿...  相似文献   
26.
利源复式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源复式花岗岩体位于粤赣二省交界部位,处在"粤北乐昌-连平钨锡铅锌成矿带"的南东段,主要由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体)和细粒黑云母钾(二)长花岗岩(补体)组成,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应用高精度的锆石SHRIMPU-Pb法,获得前者的成岩年龄为(227.2±4.4)Ma(MSWD=3.4),属于印支期。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成矿特征分析,认为补体花岗岩可能形成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27.
28.
湖南芙蓉锡矿田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湖南芙蓉矿田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含矿云英岩进行了全岩Rb-Sr同位素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5±6 Ma,141±6 Ma和146±3 Ma。前者表明了芙蓉花岗岩主体侵位时间为燕山早期的早-中侏罗世,而后二者表明了芙蓉花岗岩主体侵位后的又一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该矿田是在构造环境可能为地壳由挤压剪切向拉张伸展转化的时期形成的,而与芙蓉花岗岩主体侵入的岩浆活动无直接的成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