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质学   3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这次会議的召开是及时的,会議开的很好,各地代表还充分运用了大字报,对会議提出了各种希望和要求,这就使我們的会議开得生动活潑,收获也很大,这和到会各地代表几天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別是苏联?夜麥阜颉⒙匏雇心虻人奈煌静渭恿宋覀兊幕嶙h,并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地質与勘探」上先后刊載了若干有关構造断裂与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关系的文章,其中如东北某鉛鋅矿床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頗与我們正在进行勘探工作的矿区有类似的地方,现仅就在編制矿区成矿前后断裂分佈图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些实际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并試作本矿区構造断裂和找矿方向之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13.
鞍山式鉄矿从1953年到現在都是用体重試样作为計算矿量的数据。另外采50~100块假比重(小規格的体积比重)作为参考或校正体重試样。体重試样是在不同自然类型与工业类型的矿石中,用刻凿法按0.5~1.0立方公尺的规格,刻成直角柱体或立方体的形狀,然后將刻出的矿块称量出总重量Q(公斤)除  相似文献   
14.
某汞矿原生晕汞的赋存状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述汞矿是我国著名的汞矿产区.近十余年来的工作表明,矿床四周总是伴生有汞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晕.这类晕的强度与形态取决于构造-岩石因素及其物理化学条件;特在元素的存在形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原生晕中汞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下段沉积环境以曲流河为主,曲流河以点砂坝、河道边缘、洪泛平原和决口扇等沉积为其特征。笔者通过观察岩心,对照测井曲线,建立了相应的岩电关系,从编制和总结各类基础图件入手,拟定出一套平面划相原则。根据该原则,编制了上第三系明下段各亚段沉积相平面图,从而在平面上展示出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明下段的河流沉积已进入曲流河发育的鼎盛时期,并形成了控制济阳坳陷沉积的3大水系:车镇一沾化水系、惠民一东营一沾化水系、东营一沾化水系。3大水系虽源头不同,但都经过沾化凹陷,最后汇入渤中坳陷。  相似文献   
16.
盖层是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天然气盖层的微观特征分析认为:济阳坳陷浅层天然气的盖层为低压突破型,根据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提出了浅层天然气的泥岩盖层的分级标准,同时结合气藏的宏观地质特征及盖层的影响因索,从动态平衡的角度提出了盖层有利区块的选择应具备微观封盖质量好,泥岩厚度大,分布稳定,构造裂缝不发育等条件,并以此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部分气田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段。近些年来,浅层气的勘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很少发现较大型的浅层气藏,这与该层位的储量相比是不相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本文则想通过对浅层储集层及盖层条件的研究,分析两者对浅层天然气分布的影响,预测有利的浅层气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18.
馮景蘭 《地质学报》1930,9(2):129-135
Science is made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re is no exception in geology especially that of South China where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re just in the beginning. For the basis of discusions toward their possi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中二中区开发中后期微型构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系统总结了影响微型构造精度的主要因素、微型构造研究的方法及合理工作程序。以河流动力学理论等为依据,以孤岛油田中二中区380口井的测井测井资料及取心资料为基础,总结了研究区馆陶组上段3-5砂层组各小层的微型构造类型及特征,认为微型构造主要与河道侵蚀下切、古地形、差异压实作用等非构造作用因素有关。探讨了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或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国景星  戴启德  徐炜 《沉积学报》2001,19(3):368-374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长堤地区下第三系发育有水下扇、滨浅湖滩坝、扇三角洲、浊积和辫状河等 5类沉积体系。并阐述了各类沉积体系在本区的亚相、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系统分析了早第三纪不同阶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时期物源区及古水流流向,总结了垂向上沉积体系的演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