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客观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资料,对2007年8月30日发生在宜昌市北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和预报难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重要中尺度系统;(2)强降水主要南-中尺度“人”字型雷达回波带稳定少动造成,回波带中有强对流单体不断新生、合并使强降水得以维持;(3)回波带上出现的逆风区与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风切变区面积扩大和切变值增大是强对流回波单体不断发展并在一地维持的主要原因;(4)中低层偏南风到高层偏北风的转变所形成的垂直风切变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同时中低层暖湿平流加强为强对流云团的稳定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5)强对流单体,强回波短带,速度资料上的“逆风区”和风切变区等,可作为判断强降水落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993.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微区定年分析方法,对西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琵琶寺基性火山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研究确定,所测定锆石为岩浆锆石.琵琶寺基性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其同位素年龄为783~754Ma,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晚期南华纪.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勉略构造带不仅在晚古生代发育有限洋盆,且在新元古代时期还有更古老的洋盆存在.这一新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勉略构造带西段新元古代大地构造格局及演化以及探讨扬子地块北缘Rodinia超大陆裂解等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对出露于碧口地块西南部的南一里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南一里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构造环境.该岩体的SiO2和Al2O3的含量均很高,SiO2含量变化为71.29%~73.05%,A/12NK在1.07~1.11之间;FeO/(FeO+MgO)比值较低,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为56.80×10-6~89.12×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弱的负铕异常.Ta、Nb、P、Ti 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而Rb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岩浆源区可能是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南一里岩体具有后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印支期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环境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转化阶段,为后造山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995.
关于板溪群的时代归属及其地层划分对比,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为此作者在重新研究了秀山—梵净山地区板溪群的沉积序列及其演化的基础上,首次对秀山凉桥地区的板溪群红子溪组顶部的晶屑凝灰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测年,研究显示板溪群早期的盆地扩张阶段结束于790Ma左右,随后盆地转入快速充填和差异升降阶段。地层对比研究表明,秀山—梵静山地区的板溪群沉积仅相当于黔东的下江群、湘西的板溪群下部,沉积时限为820~790Ma,是新元古代中期Rodinia裂解背景下的裂陷盆地的早期充填。  相似文献   
996.
查明渔业种群空间格局可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渔业资源调查中,采样设计会影响调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查明采样设计对分析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本文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2月、5月、8月在山东南部近海调查获得的数据,以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方氏云鳚(Enedria...  相似文献   
997.
通过介绍瑞利面波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解译的流程,阐述了瑞利面波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勘察手段在建筑场地日趋边缘化、工程地质勘查条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在碎石土地区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8.
999.
大亚湾网箱养殖区生物—化学特性与营养状况的周日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8年11月对大亚湾大棚澳网箱养殖区进行的定点24h连续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并探讨了该养殖区海水生物-化学各要素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规律,并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改进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参照营养指数(E)对该网箱养殖区涨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要求的平均值大最都表层>中层>底层;周日变化主要受潮汐运动和海水中生物的节律性生理活动的综合影响;表层海水的富营养化率明显高于中层海水,其各单项指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而中层和底层海水则分别处于贫-中度和贫-富营养状态;PO4-P相对贫乏,为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最关键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简要地总结了当前地震小区划工作中有关砂土液化的判别、地基土震陷、土坡稳定性、土动力参数测定及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等方面的土动力学问题。评述了地震小区划工作中涉及的上述土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情况。讨论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存在的科学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