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0篇 |
免费 | 725篇 |
国内免费 | 12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8篇 |
大气科学 | 1975篇 |
地球物理 | 451篇 |
地质学 | 3354篇 |
海洋学 | 373篇 |
天文学 | 216篇 |
综合类 | 202篇 |
自然地理 | 4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675篇 |
2013年 | 265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3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709篇 |
2001年 | 1867篇 |
2000年 | 360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111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The Upper-Middle Proterozoic epimetamorphic rock series in northern Guangxi is a suite of volcanic-terrigenous clastic formations transforming in facies from mobile to stable, which is similar to Eparchean normal argillo-arenaceous sediments both in petrochemistry and in REE geochemistry.The Upper-Middle Proterozoic Suberathem in northern Guangxi is characterized by primordial enrichment of As and Sb, significant depletion in Sr and Hg, bimodal or polymodal distribution of Au and other ore-forming elements, and high variation coefficients and strong mobilities of Sn,Cu,Ni,Au,Ag,As and Sb.The trace element associ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dominance of siderophile and chalcophile elements occurring in the Middle Proterozoic and that of lithophile ele-ments occurring in the Upper Proterozoic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northern Guangxi is developed a series of ore-bearing formations with the Sibao Group as the protogenous basement and the Danzhou Group and Lower Sinian series as the derivative cap strata. 相似文献
62.
运用三维变密度潮汐效应模型确定滨海含水系统的海底等效边界——山东烟台夹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确定咸淡水界面的位置是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天然条件承压含水层而言,含水层顶板向海底延伸的距离直接影响了咸淡水界面的位置,它可以通过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潮汐效应信息来确定。考虑到咸淡水之间密度的差异,建立了山东省夹河中下游地区滨海含水系统地下水三维变密度潮汐效应模型。通过反复对比潮汐效应观测中的地下水水头波动与模型计算出的水头波动,确定了滨海承压含水系统的海底边界。同时,也初步估计出海区与近海陆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63.
海涂—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涂作为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岸、海湾和河口三角洲,按成因可分为平直海岸、泻湖海湾和河口三角洲三种类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海涂自然条件的不同,海涂围垦可以分为农业围垦、协业围垦、水产养殖业围垦和滨海新兴城镇、港口、开发区用地围垦等。海涂的开发利用应从全局的需要和资源的自然属性出发,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以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65.
1 INTRODUCTIONCompact Symmetric Objects (CSOs) are powerful and compact sources (overall size <1 bpc) with lobe emiss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engine. The small size of these sourcesis almost certainly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youth of the sources themselves (ages < 104 yr) andnot due to a dense coallning medium (Readhead 1996). The unification scenario assumes thatCSOs evolve into compact steep spectrum (CSS) sotirces and then into Fanaroff-Riley type 11objects (Fanti 1995). … 相似文献
66.
67.
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饵料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脊尾白虾蚤状幼体饵料种类,饵料组合和食物密度的比较试验,研究了脊尾白虾育苗的适宜开口饵料和育苗期饵料组合,测定了不同时期蚤状幼体的捕食率及其日粮。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对脊尾白虾蚤状幼体Ⅰ期(Z1)至Ⅱ期(Z2)的变态率和变态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Z1可以不投饵,但适量投喂单胞藻或轮虫,能明显提高Z2活力和Z2至Z3的变态率。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适宜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在幼体培育前期(Z1)投喂单胞藻,轮虫,后期(Z3以后)添加鱼糜效果也很好。蚤状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捕食率和日粮随幼体发育而明显增加,同一发育时期则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密度后,捕食率增幅明显下降。根据幼体日粮难以确定育苗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最佳投喂方案。 相似文献
68.
吉林省海沟金矿断裂地球化学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海沟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几何形态学,动力学,运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应用数学模拟和GIS图层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和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初步建立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定位预测模型。并对矿区主要赋矿构造-28号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打矿预测。 相似文献
69.
资源勘查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如何站在信息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快速开发,是资源信息系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划分为图形数据库,应用图形系统和基础图形系统3个基本部分。对于复杂资源图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绘,需要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基础图形系统上进行专业编绘程序的二次开发是高效建立图件编绘系统的最佳途径,并需注意GIS集成应用,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和参数化设计等方法的运用,而系统平台开发是复杂应用的高级阶段。该思想可应用于煤及油气勘探,工程开发,矿区管理及区域地质等诸多领域的软件开发中。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