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1146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概述了物化探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国内外现状,探讨了我国物化探数据服务与共享的理念和实现技术;以"土壤基准值空间数据库"的服务与共享为实例,说明了利用ArcGIS Server实现空间数据库动态发布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952.
2011年,受欧债危机、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西亚北非政治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未能延续2010年的强劲复苏态势,增速放缓。面对不利的市场外部环境,2011年中国企业积极应对,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耕既有市场、用好中国资金优势等措施,使得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质量继续得到改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953.
韩博 《地质与勘探》2012,48(4):1902-4-8-834
[摘 要] 在水合物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液除常规作用外,还必须具有抑制水合物分解与再生成 的作用。钻井液的这些宏观作用由其内部微观结构所决定,而水合物的分解和生成与介质的传热过程 有关。由于钻井液微观结构与多孔介质相似,故其传热过程也相似。利用多孔介质的性质及其传热理 论,系统分析了水合物钻井液微观结构与多孔介质的异同,探讨了水合物在钻井液中的分解特性。接着 阐述了分形理论,对钻井液微观结构的传热分形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钻井液中水合物分解的传 热过程,建立了钻井液微观结构的一维热传导分形模型,并得出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表达式。  相似文献   
954.
滇西昌宁-孟连带三叠纪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癞痢头山、云岭和耿马岩体位于昌宁-孟连带的中北段,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这三个岩体几乎同期侵位于约231Ma。这三个岩体的SiO2含量为65.65%~67.68%,富钾(K2O/Na2O=2.71%~1.42%)和较低钙CaO(1.35%~2.98%),铝饱和指数(A/CNK)为1.10~1.22,富集Rb、Ba、Th、U、K、La和LREE等元素,相对亏损Nb、Ta、Ti、Zr及Hf等高场强元素。这些特征表明3个岩体属于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这三个岩体负且变化范围大的锆石εHf(t)值(-26.8~-8.2)和古老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1.2~2.7Ga),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如含长石和黑云母且贫粘土的杂砂屑岩)的重熔,并有不同程度的幔源物质加入。它们可能侵位于后碰撞背景,可能指示缅泰马微陆块与思茅地块的主体碰撞在232Ma之前(即晚三叠世之前)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955.
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鉴别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本文对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中部日喀则地区夏鲁蛇绿岩中的基性岩石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为低钾亚碱性玄武质岩石,具有低TiO2(0.64%~1.5%)、低K2O(<0.69%)、富Na2O(2.5%~6.0%)、烧失量普遍较高(2.0%~7.5%)的特征,表明样品普遍遭受蚀变。岩石具有与N-MORB类似的稀土元素和总体一致的微量元素特征,但是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了洋脊玄武岩向着岛弧岩浆作用的过渡趋势。日喀则蛇绿岩不是典型的洋中脊成因,应为SSZ型蛇绿岩,可能形成于与洋内俯冲有关的SSZ型的弧后或者弧前盆地中。对东西延伸超过1500km的雅鲁藏布蛇绿岩246套基性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的地球化学判别,表明至少存在大陆岛弧型、地幔柱-洋内热点型、洋中脊-大洋岛弧型和典型大洋岛弧型等四种类型洋壳,揭示了特提斯洋存在多种构造环境的特征,有利于恢复和还原一个长期演化的、丰富的特提斯洋。  相似文献   
956.
青藏高原东南部特提斯研究是世界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缅甸及邻区作为滇藏新特提斯在东南亚的延伸地段,研究相对薄弱而分散。因此在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厘定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并论述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构造-岩石组合的分布发育及时空属性特征,本文将该区划分为7个三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印度大陆东缘、印缅山脉结合带、西缅陆块、太公—密支那结合带、腾冲—毛淡棉陆块、潞西—抹谷结合带和保山-掸泰陆块。三条结合带的前身分别是该区新特提斯印缅山脉洋、太公—密支那洋和潞西—抹谷洋。这三支洋盆在晚三叠世时近同时开启,其形成、演化及闭合后的弧-陆、陆-陆碰撞拼合过程,构成了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环境演化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957.
杨剑  易发成 《矿物学报》2012,32(2):281-287
通过对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色岩系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模式。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但各个元素的赋存状态有所不同。黑色岩系多元素富集层是贵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富集体,富集系数高。黑色岩系多元素的异常富集是古地理环境、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和缺氧事件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958.
徐钧  韩金林 《天文学报》2011,52(4):332-338
由于受射电望远镜分辨率的限制,观测视线方向上可能有多源重叠现象.观测目标源的法拉第旋率(rotation measure,RM)及偏振角(polarization angle,PA)的测量值就会受到方向束内其它背景射电源的影响.通过模拟研究发现,背景射电源对目标源偏振参量测量的干扰形式与干扰源的RM值有关.只运用两三个...  相似文献   
959.
本文以内蒙古西部英巴地区一个典型剖面为例,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初步构建这一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事件框架。这一地区至少发育三期岩浆活动和三期构造变形事件。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前人的资料显示,三期岩浆活动分别为石炭纪(325~313 Ma)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早二叠世(291~277 Ma)的钾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岩及早白垩世(~134~130 Ma)的伟晶岩和石英二长岩。第一期构造变形事件为NW-SE向挤压,发生在早二叠世之后,使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发生挤压变形,形成主体低角度北西倾的片麻理,局部发育同期褶皱,变形温度为450~600℃;第二期为NW-SE向伸展,大致发生在早白垩世,使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钾长花岗岩发生中高温(450~650℃)的糜棱岩化作用,形成南东倾的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具有正断性质,后被伟晶岩脉切穿。第三期为NW-SE向伸展,发生在早白垩世之后,形成北西倾的中角度脆性正断层,断距2~10米,并使伟晶岩变形为碎裂岩。  相似文献   
960.
为研究武汉市灰霾期间亚微米级细粒子(PM1.0)中水溶性离子特征,于2012年9月10日至10月30日期间,利用KS-303采样器,在武汉市郊区进行PM1.0常规/灰霾采样。使用离子色谱分析仪对采集的13个样品的10种水溶性离子(F–、Cl–、NO–3、NO–2、SO2–4、Na+、NH+4、K+、Mg2+和Ca2+)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灰霾期PM1.0平均浓度101μg/m3,比非灰霾期高出81%左右;总水溶性离子(TWSI)平均浓度49.5μg/m3,比非灰霾期高出61%左右;SO2–4在灰霾期与非灰霾期浓度均最高,分别达到22.9μg/m3和14.8μg/m3,其次是NO–3和NH+4,灰霾期间K+和Cl–百分含量有较明显升高;秋季PM1.0呈酸性且酸性强弱与PM1.0浓度有很好的正相关性;PM1.0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自人为源,建筑扬尘和风沙尘也对其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