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639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方法学科,并在聚煤作用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就近海型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以及煤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近海环境的聚煤作用实际上是海平面(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时提出煤层厚度受泥炭堆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的控制:靠陆一侧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中,厚煤层主要出现在最大海泛面位置;而靠海一侧障壁-潟湖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中,厚煤层主要出现在初始海泛面的位置;但就整个三级复合层序来说,层序中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煤层主要分布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最大的最大海泛面附近的位置。对于中国晚古生代近海型煤系中常见的“根土岩-煤-石灰岩”序列,聚煤作用发生于海相石灰岩“滞后时段”,即在海侵之后、海相石灰岩层真正沉积下来之前的时段,这一时段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平衡,有利于聚煤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介绍孙阁主任医师运用调神疏风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经验。 孙师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复感风邪等因素有关,病位在面部经筋,其基本病机为经气痹阻,经筋功能失调。临床应重视调神、安神、治神,同时辅以疏风治疗,形神同治,疗效较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进行了系统归类。详细介绍了崩滑体变形监测、物理场与化学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滑坡等诱发因素监测方法、特点。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文章还介绍了BOTDR新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原理和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几个关键问题;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文章提出了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优化集成的基础和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4.
梁永平  韩行瑞 《地质通报》2005,24(10):1048-1051
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岩溶地下水的富集与运移规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含水层的岩性、层组结构类型划分出了4种各具特色的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类型,并对各类介质结构的钻孔单位涌水量进行了系统量化统计分析,为进一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分布广泛,受害人口较多。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以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在“老少边穷”地区及部分农村地区仍很严重。无疑,地方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严重阻碍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异珊瑚原始隔壁数目、后生隔壁的增生部位和方式以及隔壁的排布系列的研究,是探讨异珊瑚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的基本前提。通过对3隔壁的Triphyllia和4隔壁的Quadratphyllia二属的研究,结合生物体对称的原则,提出异珊瑚原始隔壁为2条,并认为异珊瑚的后生隔壁发育在原始隔壁所分隔的左右两侧部体腔内缘部位,长隔壁呈树枝状拓布或者末端达中心向某一方面扭曲连接形成轴管构造。依据后生隔壁在体腔内的繁生能力、增殖数量、发生部位、排布方式、分化程度、隔壁始端在外壁中的埋植类型和末端在中心部位的连接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异珊瑚隔壁增生大致可划分为7个布系列。  相似文献   
17.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主要中短周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的世界时高精度观测资料序列分析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特征,采用最大熵谱分析的方法得到这一运动中主要中短周期的参数,而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发现某些周期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北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结合塔里木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这两个构造单元的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 利用一维热传导方程, 给出了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的热结构. 塔里木北缘地区平均地表热流为45 mW/m2左右, 地幔热流约为20~24 mW/m2, 莫霍面温度为514~603℃, 热岩石圈厚度138~182 km. 在此基础上, 根据该区地震测深剖面揭示的P波速度结构和岩石学, 结合流变学模拟进一步确定了该区的岩石圈强度及其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分层现象明显, 整个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以脆性性质为主, 下地壳底部才显韧性性质, 壳下岩石圈地幔也表现为脆性性质, 具有典型的“三明治”结构. 此外, 岩石圈强度也具有横向变化的特征, 隆起区强度大于坳陷区强度; 从南往北, 强度依次降低, 塔北隆起南部强度最大, 库车坳陷强度最小. 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拉张背景下强度为4.77×1012 ~ 5.03×1013 N/m, 挤压背景下为6.5×1012 ~ 9.40×1013 N/m, 其脆-韧性转换深度在20 ~ 33 km之间. 塔里木北缘的岩石圈较冷且强度较大, 岩石圈表现为刚性并以整体变形为主. 该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也表明了这一整体变形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潜穴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鹏举 《地质论评》2003,49(5):522-524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中发育有大量的潜穴化石,潜穴产于常州沟组中部的泥质粉砂岩中。潜穴呈个体较大的直管状,垂直层面保存。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遗迹化石,表明在距今近1800Ma前就已出现古老的后生动物,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华北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的深水沉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燕山沉降带中元古代的沉积相,有关学者大多定位于以滨海-浅海相为主体。根据在冀北地区的研究,于中元古代团山子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中发现大量深水沉积,主要有硅质页岩、含锰页岩、深水浊积岩及各种碳酸盐岩溶解相的系列沉积等。这对于深入研究燕山裂陷槽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