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九三沟金矿床是吉林省延边地区一座典型的浅成中高温热液金矿床.为了深入研究其成矿规律,首次对延边地区九三沟金矿床赋矿围岩蚀变闪长玢岩进行了锆石LA- ICP-MS年代学精细研究.实验获得单颗粒锆石U-Pb谐和年龄在103~ 116 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09.3±2.1 Ma(MSWD=7.0,n=18),代表闪长玢岩成岩年龄.谐和年龄可被细分为两段:112~116 Ma(平均值=113.1±1.1 Ma,n=9,MSWD=0.55,置信度为0.82)和103~110 Ma(平均值=105.8±1.8 Ma,n=9,MSWD=2.2,置信度为0.022).结合年龄数据、锆石晶形和CL图像特征,初步厘定前者应代表闪长玢岩主体结晶年龄,而后者则代表岩浆演化结束的时代.再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和之前取得的成果,限定九三沟金矿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06 Ma之后,成矿环境适值早白垩世晚期伊泽奈崎板块向古亚洲大陆边缘俯冲消亡、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燕山造山期末的走滑、伸展构造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大安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研究,进一步厘定该矿床成矿经历了石榴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磁铁矿、石英--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等5 个阶段,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选取典型的三阶段流体包裹体,测得各阶段的成矿温度和盐度分别为: 石榴石--透辉石阶段均一温度177℃~ 600℃,盐度7%~ 12. 2%; 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147℃~ 455℃,盐度1%~ 5%; 石英--方解石阶段均一温度130℃~ 247℃,盐度0. 5%~ 3%。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H2O 以及少量CH4。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V - CDT 为- 2. 9 × 10 - 3~ - 0. 6 × 10 - 3,其组成接近零值,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地幔。矿石中硫化物206 Pb /204 Pb = 18. 099 ~ 18. 508,207Pb /204 Pb = 15. 532 ~ 15. 578,208 Pb /204Pb = 38. 071 ~ 38. 176,反映出成矿物质来源的多元性,为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13.
青海贵德盆地广泛发育印支期花岗岩,但缺乏其深部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来源的研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西秦岭印支期花岗岩形成背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贵德盆地扎仓沟地区钻孔ZR2花岗闪长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225.3±1.3)Ma,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特点。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花岗闪长岩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表现出中等Eu负异常(δEu=0.59~0.9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的特征。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花岗闪长岩的εHf(t)值为-7.70~0.22,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747~1 243 Ma,表明贵德盆地扎仓沟地区花岗闪长岩为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熔融混合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中花岗闪长岩的构造背景为阿尼玛卿—勉略洋闭合后的同碰撞至碰撞后伸展的过渡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14.
妥拉海河石墨矿床是在青海省发现的首个超大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该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中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下岩组的片麻岩、钙质片麻岩、石英片岩和大理岩中,属于典型的片麻岩型石墨矿床。为探讨其矿床成因,本文对含矿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矿的石墨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稀土元素总量为82.95×10-6~154.86×10-6,轻稀土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弱负异常,显示了原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浅海缺氧沉积环境。赋矿的变质岩原岩为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岩、杂砂岩和钙硅酸盐岩,物质来源主要是陆源碎屑,少量为浅海的碳酸盐岩。矿石中石墨片麻岩和大理岩的δ13C同位素组成指示石墨的碳质来源于生物有机碳,而大理岩的碳质来源为无机碳。妥拉海河石墨矿床是形成于古元古代的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鹿鸣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特大型钼矿床,矿体呈浸染状赋存于燕山早期的二长花岗岩中,属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笔者对鹿鸣钼矿床的辉钼矿进行了 Re--Os 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 辉钼矿中 Re 含量为 11. 896 ~15. 714 μg/g,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以壳源为主; Re --Os 模式年龄为 ( 180. 2 ~185. 9) Ma,加权平均年龄为 ( 183. 4 ± 2. 2) Ma。结合最新的赋矿围岩成岩年龄,显示成矿与成岩同时或稍晚于成岩,即鹿鸣钼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燕山早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成矿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白岭铜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时代及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白岭铜锌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中部,是滨东Cu-Mo-PbZn-Fe矿集区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加权年龄为(177.7±1.5)Ma和(175.6±1.3)Ma,表明在早侏罗世滨东矿集区发生过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成矿事件,其元素地球化学具有富碱、弱铝质、轻稀土元素富集、Eu中等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点,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地球化学属性。Rb/Sr比值3.5,Nb/Ta比值≈11,且极度富集Pb,显示出壳源特征。结合东北地区的构造演化,研究表明白岭铜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于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之下,为增厚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下嘎来奥伊铅锌矿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地构造位于额尔古纳地块额木尔山隆起带南缘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缘接合部位的西段。研究区广泛分布大面积不同期次侵入岩,矿体产于中酸性浅成侵入岩及其与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带中。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下嘎来奥伊钾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68.9±2.1)、(165.9±2.1) Ma,认为其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下嘎来奥伊钾长花岗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Si、K、碱和贫Al质量分数的特征;A/CNK值为0.97~1.02;锆石饱和温度介于760~851℃之间,平均温度为811℃,具A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h、U、Zr、Hf),亏损高场强元素(P、Ti、Nb、Ta),具Eu负异常(δEu值为0.01~0.27)。下嘎来奥伊钾长花岗岩w(Sr)=(13.20~62.80)×10-6,平均值为38.95×10-6,w(Yb)=(2.44~7.81)×10-6,平均值为4.50×10-6,属于低Sr高Yb质量分数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相关研究认为,矿区钾长花岗岩的形成与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所形成的伸展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洋灰洞子斑岩型铜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东段、吉黑褶皱带北部,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和构造角砾岩中。为厘定洋灰洞子铜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笔者对洋灰洞子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的相关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斑岩富硅贫镁,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a/Yb)N=10.49~19.79,Eu显示弱负异常或正异常,高Sr低Y和Y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4.4±2.8 Ma和201.2±1.7 Ma。综合研究认为,洋灰洞子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可能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交,该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流体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跃进山小型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完达山地体西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花岗斑岩及其构造裂隙中,呈扁豆状或脉状。本文对矿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矿床形成时代、成岩(矿)构造背景及矿床成因。测年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115.8±1.0)Ma和(126.9±1.7)Ma,铜金矿化时代与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基本一致,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图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较强的铕负异常,无铈异常,岩浆主要来源于壳源物质;花岗斑岩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弱铕负异常,无铈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和HREE,岩浆来源于壳幔物质混合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后的伸展体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是中亚巨型内生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新生代深断裂等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使得本区成为中国东北部寻找内生铜等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在与铜(钼)成矿相关的岩石地化、矿床地质和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曾提出过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造山、伸展拆沉与地幔柱等动力学模型,但有关岩浆演化对铜(钼)成矿作用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