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21.
22.
在1959年更大跃进的春天里,声势磅礴的“万方槽、千米井、五百米硐运动”在我局所属各队波澜壮阔地开展了起来。  相似文献   
23.
青年跃进号钻机原来是四川石油大队川中区队落后机场之一的1202机。该机去年1—3季度钻探总进尺仅1485公尺,但从第四季度的十月起,连续放出了千米双千米四千米的卫星,并在11月首创双千米新纪录后,被大队党委光荣地命名为青年跃进号钻机。  相似文献   
24.
25.
26.
在绘图工作中,修改透图纸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可是由于透图纸很薄,着墨后修改起来很麻烦,图纸往往很容易被擦破、刮破和弄得起绉,如果第二次修改起来就更困难了;同时修改的时间也很长,直接影响了绘图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五○四队绘图组针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并在最近成功地试验与推行了“快速修改透图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7.
华铜酸性侵入岩(斑状花岗岩)与围岩(白云石大理岩及黑云母角岩)的同化混染现象,在矿区各井田屡屡出现,是接触带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使岩浆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而且与早期镁夕卡岩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详细划分区内镁、钙夕卡岩的世代,探讨它的成因,就不能不涉及同化混染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垂直钻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纠斜机构是由均布在同一圆周上的3个导向块组成,导向块是自动垂钻系统中最主要的执行机构,承受较大的压力。为保证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利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导向块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情况,通过创建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并求解,分析查看结果等步骤对零件进行仿真分析,较真实地反映出零件在受力状态的应力和应变情况,预测零件的结构强度并分析其设计合理性,使对零部件关键参数的设计更合理,有效解决设计中的可靠性分析和结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9.
该矿区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不整合侵入于片麻岩中。东侧及中段出露地表,形成坡度40°~50°的山坡;西北部为厚30米左右的第四系砾石层覆盖;南端隐伏于数至数十米片麻岩之下,而片麻岩上又覆盖有厚达40至70米的第四系砾石层。岩体在平面上大体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约400米,剖面如图1所示,不同地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0.
我组曾在468队祁东分队进行塑料堵漏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73年10月16日至11月24日,约40天,在4号机及2号机灌浆6处,灌浆次数16次。第二阶段从1973年12月5日至26日,在468队4号机及408队“五四青年号”钻机,重点是研究测量方法,仅在“五四”号钻机进行堵漏灌浆1次。在7处灌浆点的堵漏中,有4处堵漏完全成功,2处因漏失位置不准以及1处因钻孔超径过大(达320毫米以上)而未获效果。在17次的灌浆中,除4次地表混合因凝固时间掌握不好及1次工具出毛病外,其余12次孔内混合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