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本文依据岩貌,产状,包体,组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从陇山岩 深变质岩系中解体出了变质侵入体,建立了构造岩石单位,命名为殿子沟片麻岩和龙口湾片麻岩,证明其原岩分别是英云闪长岩-石岩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同时对变质侵入体的成因、侵位时代及其在稳定地块与造山带接合部位构造-岩浆演化上的意义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2.
A.  Shakal  V.  Graizer  M.  Huang  R.  Borcherdt  H.  Haddadi  K.  W.  Lin  C.  Stephens  P.  Rollers  陈长林 《世界地震译丛》2005,(4):32-45
引言 2004年9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小镇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了Mw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因为广泛认可这个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所以在这一地区先前已设置了许多强地面运动台站和其他类型的地震台站。  相似文献   
113.
2004年损失惨重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是已经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之一。这种地震的破坏程度取决于断层滑动的范围和大小。在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后几小时得到的最初可靠的矩震级估计(Dziewonski and Woodhouse,1983)值为9.0级,但是,最近的长周期简正模式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14.
Dapeng  Zhao  S.  Todo  Jianshe  Lei  齐诚 《世界地震译丛》2005,(6):60-67
采用美国南加州1992年兰德斯地震(M7.3)的余震所产生的初至S波和莫霍面反射波(SmS,sSmS)的到时资料,得到了兰德斯震源区的精细地壳层析成像结果。反演仅用了2个相距约200km的地震台站所记录的数据。获得的成像结果具有25~35km的横向分辨率(亦即台站间距的1/6~1/a)。本研究表明,地壳内的一次和多次反射波对提高地壳层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极为有效。成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兰德斯余震都发生在断层带的高波速区内,说明地震的发生与断层带结构的非均匀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5.
石炭-二叠纪地层在新疆北山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总体为浅变质强变形的一套岩石,经重新厘定从老到新岩石地层单位有:早石炭世红柳园组,晚石炭世石板山组、胜利泉组和干泉组;早二叠世红柳河组,中二叠世骆驼沟组。其沉积环境经历了滨浅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海陆交互相,为两个较为完整的沉积旋回,沉积物颜色为紫红色夹灰绿色,陆源碎屑为成熟度较低的石英和长石,显示了氧化条件、近源、快速堆积特征,反映为陆内裂谷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116.
第19章:陆地和海底的地震噪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震波到时进行地震或地球成像的研究需要对背景噪声之上的到时进行检测。全球地震台网各台站之间的噪声水平在某些频带上的差别能够超过60dB(见图1),按地震波检波阈值计算,这种差别就是4个以上震级的地震到时的差别。因此,噪声水平是地震台站选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台站的噪声水平不仅取决于台站安装质量,还取决于台站附近和远处的自然噪声源。本文不准备总结有关安装技术对台站质量影响的大量研究,而是要讨论在陆地和海洋中钻井安装对地震波信噪比的影响。那些与地面耦合较差或与地面固结较差的台站更易存在噪声。  相似文献   
117.
地震图的解释是用于识别地震记录上出现的且形成相当复杂结构的各种地震波(震相)的技艺。正确识别所记录的震相及该震相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是所有利用地震观测数据进行研究的途径。一幅地震图的形态反映了震源、传播路径、仪器特性和接收台站周围噪声的共同作用。理解地震图的复杂结构需要震源物理、地球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的知识。总之,需要有分析地震波的长期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地震图分析员经常可发现并正确解释新手们不能察觉的记录特征,  相似文献   
118.
指出逆冲地震的触发、抑制和丛集的主要特性可以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来解释。解释中我们采用了一套代表模型及详细实例。虽然地表破裂的逆冲断层使得大部分周围地壳的应力降低,但逆冲盲断层的滑动却使得某些附近区域,特别是震源断层上方的应力增加。这样逆冲盲断层可以触发浅部次生断层的滑动,并产生广泛分布的余震。短逆冲破裂对于触发大小相差不多的邻近逆冲断层特别有效。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加利福尼亚中部连续的逆冲序列中,1983年Mw6.7级科林加地震使得1983年Mw6.0级努涅斯地震和1985年Mw6.0级凯特尔曼山地震破裂与库仑破裂应力分别接近了10bar和1bar。理想化的应力变化计算与伴随大逆冲事件的地震活动性分布一致,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俯冲带破裂的计算结果促使了俯冲前缘隆起发生正断层事件,并有利于地震破裂带周围及其下倾延伸区发生逆断层事件。这些特性在1957年Mw9.1级阿留申地震和其他大逆冲地震是明显的。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能得到详细滑动模型的1960年Mw9.5和1995年Mw8.1级智利地震引起的破裂面上的应力变化。计算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2-20bar,与余震地点和震后滑动密切相对应,而应力降低10bar的地区余震缺失。我们也提出主走滑系统的滑动调制了附近逆冲和走滑断层的应力。我们计算得到圣安德烈斯断层上1857年Mw7.9级蒂洪堡地震以及后续震间滑动使得科林加断层接近破裂约1bar,但抑制了全部海岸山岭的逆冲断层。1857年的地震也促使于1952年发生Mw7.3级科恩县地震的怀特沃尔夫逆冲断层接近破裂约10bar,但抑制了自1857年以来从来没有破裂的左旋加洛克断层上的滑动。于是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应力转移在很宽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逆冲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9.
提出一种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到的地脉动信号的水平向与垂直向(H/V)谱进行反演来估计地下土层S波速度(VS)剖面的方法。为此,推导出了计算层状半空间中传播的面波H/V谱的理论公式,并且同时考虑了基阶及高阶振型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用地脉动H/V谱估计地下土层S波速度剖面的反演分析方法。假设浅部土层的VS值或厚度已知,求其余未知量。在6个不同场地上对观测的地脉动H/V谱进行了反演分析,获得了场地的浅部S波速度剖面。该结果与这些场地上已有的速度测井资料相一致,它和反演值之间的标准误差小于0.1,最大误差为0.2。  相似文献   
120.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及与地震有关现象的学科,尤其是对地球内部物理性质的研究。海洋地震学只是针对在海洋进行观测的地震学。由于海洋覆盖了大多数的板块边界,所以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洋底。这为在海洋进行近源地震观测和研究提供了契机。模拟地震波速度结构为了解正在进程中的地震过程和历史活动提供了基本方案。但由于缺少洋底宽频带地震数据,目前对全球范围的地球深部模拟工作开展得还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