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81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不同温度下饱和软黏土应力路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对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较大影响,在等温条件下对宁波软黏土开展了增p、等p和减p剪切路径下的温控三轴试验,获得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孔压、有效应力路径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热硬化特征;温度越高,土体破坏时的偏应力越大,剪切产生的孔压越小,有效应力路径随温度的升高向总应力路径方向发生偏转;减p、等p、增p剪切路径下获得的剪应力峰值依次递增,增p和等p剪切路径下产生正孔压,减p剪切路径下产生负孔压,试样呈现剪胀现象。  相似文献   
32.
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除要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渗外,还需要有卓越的导热性能。为此,论文以钠基膨润土为基础,混入高导热率天然石墨,配置兼具防渗-导热功能的缓冲材料。按照相同的石墨掺入率(20%,质量比),把最大粒径为50目、100目、200目和325目的石墨分别掺入膨润土,形成均匀的石墨-膨润土混合物。开展膨润土-石墨混合物自由膨胀率、恒体积膨胀力和渗透等水-力特性试验,探讨石墨粒径对膨润土-石墨混合物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石墨掺入率下,最大粒径100~200目的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可以形成更好的缓冲材料,其渗透系数最小,而膨胀力最大。究其原因,应与石墨-膨润土的接触方式相关。石墨呈扁平状结构,粒径较大时,石墨和膨润土被压实后,容易在扁平结构末端形成未被充填的孔隙;而石墨粒径较小时,石墨和膨润土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石墨属于憎水性材料,膨润土-石墨界面处提供了更多渗漏通道。研究结论为配置核废料处置库缓冲层材料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3.
2016—2017年跨年度执行的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 首次获取了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北部海域、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以及欺骗岛三个区域的17 850 km2范围内多波束全覆盖高精度水深数据, 地形分辨率高于目前公开的国际数据。多道地震结果显示调查区多处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标志BSR。地热测量热流值表明南设得兰群岛以北热流值与全球海洋热流值数据吻合, 不存在明显异常, 群岛以南热流值数据偏高。沉积物样品为典型的冰海沉积物, 在南设得兰群岛与南设得兰海沟之间, 沉积物以粉砂-砂为主, 夹杂砾石, 随水深增加, 沉积物粒径变细; 而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区表层沉积物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海槽南部陆架-上陆坡以及海槽东北和相邻陆架, 沉积物以砾石、砂质为主; 海槽和下陆坡为粉砂质硅质软泥。沉积物顶空气样品现场测试结果表明, 表层沉积物50 cm左右深度内的甲烷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但在岛坡深水区两个测站甲烷含量在270 cm 左右深度时都存在局部高异常, 且两者总甲烷含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性, 可能与水合物分解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34.
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通过引入一定数量的虚拟钻孔,对地层分界面几何形态更加精确的控制,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地质分界面网格的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模型精度和可视化效果。现有虚拟钻孔的引入途径主要通过手工添加实现,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自动化水平低,耗时、费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的虚拟钻孔确定与实现方法。以地质勘查获取的钻孔数据和地质剖面图为数据源,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综合运用自动矢量化(Arc Scan)、要素转点(Feature To Point)、创建TIN (Create Tin)、TIN转三角形(Tinto Triangle)、泰森多边形(Create Thiessen Polygons)和相交(Intersect)等空间分析和文件转换工具,分别生成断层构造和建模区域内的二维(2D)虚拟钻孔点;而后,在利用插值工具生成各地层栅格表面的基础上,结合图形插值(Interpolate Shape)工具将2D虚拟钻孔点投影为三维(3D)虚拟钻孔;然后,利用Model Builder可视化建模工具设计了生成虚拟钻孔的模型,实现虚拟钻孔创建的自动化;最后,将获得的3D虚拟钻孔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并进行了建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5.
36.
陈锁忠  陶芸 《江苏地质》1994,18(1):37-41
泊松模型预测潜水位动态变化陈锁忠,陶芸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南京,210049关键词:泊松模型,潜水位,动态预测,江苏盐城UsingthePoissonModeltoPredictDynamicChangesofthePhreaticLevel¥C...  相似文献   
37.
38.
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建立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误差向后传播算法拟合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方法。借助于这一方法可将地震烈度作为一有序分类变量而非数值型的连续变量处理,并可对长、短半轴两个距离项同时拟合衰减关系。 为了说明所建议方法的实用性,也介绍了实际拟合的中国东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结果,并与常用的统计关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