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739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在文献「1-7」基础上产超前锚杆预同理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及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对超前锚杆预支护结构的支护机理、力学机制、及其上部碎块体的应力场、超前锚杆受力状态和巷道顶板的在拱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通过某金矿床黄铁矿晶体形态和热电系数等标型的研究,指出不同阶段、不同矿化类型和不同标高晶形和热电系数、导型的演化趋势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发现了矿体从+20m标高→-70m标高,矿体经历了一个“再现→尖灭”的过程,并从晶形的角度定量地模拟出标高与单形晶{100}+{hk0}含量和的关系方程,从而算出了矿体尖灭再现的纵向距离为93m,借助于计算机有效地找到了矿物学填图参数——黄铁矿热电系数均方差,进行了矿物学填图,对矿体进行深部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43.
泥炭档案气候变化重建的定量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泥炭档案气候变化重建的定量模型*陶发祥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李汉鼎冷雪天(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春130024)关键词泥炭档案纤维素稳定同位素气候变化定量模型用泥炭档案定量重建大气CO2浓度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1],但...  相似文献   
44.
华北板块南缘栾川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栾川群出露于东秦岭北部。在栾川群分布区域,古华北板块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南逆冲,构成北秦岭的太华推覆体。栾川群存在于该推覆体内部的特定逆冲岩席之中,沿这一逆冲岩席追索,确定古华北板块南缘的栾川群是连续沉积的,而受后期推覆构造的改造,栾川群在推覆体前缘的分布是断续相连的。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的研究,对栾川群的划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栾川群由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及大红口组构成。栾川群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由湖坪及潮下斜坡等滨浅海沉积物构成。栾川群的岩浆岩为具双众数特征的岩套,具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岩特征。并认为中元古代以来,古华北板块南缘处于裂陷拉张环境。早期的裂陷形成了熊耳群、汝阳群、官道口群及竞坪群,晚期裂陷的过程形成了栾川群、陶湾群,其进一步发育导致以二郎坪群为代表的洋壳生成。  相似文献   
45.
从液动锤基础理论出发,依据理论计算公,科学建立数学模型,开发计算机软件,对液动锤内部动力过程及工作参数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电算,寻求大幅度提高冲击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锶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主要介绍了锶同位素基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1)在岩石-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对风化作用的指示意义;(2)在河流-河口系统中对古盐度和河流古流量的定量指示意义;(3)在大陆-河流海洋系统中对风化作用和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4)在流体-岩石系统对成岩作用和流体/岩石比的定量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7.
邢光福  陶奎元 《岩石学报》1997,13(4):473-487
对乔治王岛11个火山岩和2个侵入岩样品做了Sr-Nd-Pb同位素分析,其中(87Sr/86Sr)i=0.70326~0.70392,εNd=3.02~6.72,206Pb/204Pb=17.776~18.515,207Pb/204Pb=15..506~15.571,208Pb/204Pb=37.868~38.308。根据以上同位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及火山岩中熔融包裹体成分,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的乔治王岛岩浆岩起源于亏损地幔(DMM)和地幔流体交代成因的富集地幔EMI混合形成的源区;(2)该源区具有广义Dupal异常,它正是由于EMI组份加入即通过流体交代作用而产生的;(3)流体主要是俯冲深海沉积物脱碳酸盐作用而释放出的富CO2流体。  相似文献   
48.
近5ka温度的金川泥炭δ~(18)O记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根据吉林金川泥炭纤维素20a分辨率的氧同位素组成时间序列及其与有关文献资料对比,论述了中国东部过去5000a历史时期温度的变化过程,提供了大暖期、新冰期、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在该区存在的δ~(18)O证据;揭示了在约4590~3600 aBP期间存在1次大幅度自然升温过程,并讨论了此气候自然变暖对干旱、陆地植被和文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河西走廊新生代沉积敏感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隆升过程. 酒泉盆地玉门老君庙剖面高分辨率磁性地层研究表明, 疏勒河组胳塘沟段和牛胳套段的年龄分别为>13~8.3 Ma和8.3~<4.9 Ma, 玉门砾岩、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的年龄分别为3.66~0.93, 0.84~0.14和0.14~0 Ma. 岩性和岩相变化表明祁连山自约8 Ma起, 6.6 Ma略有加速, 由较低的高度开始逐步隆起, 盆地沉积从细粒的湖相砂岩-泥岩逐步转变成粗粒的洪积扇沉积, 至约3.66 Ma后, 祁连山开始急剧地整体快速隆升, 并经约<2.94~2.58, <1.8~1.23, 0.93~0.84和0.14 Ma多次阶段性快速隆升, 祁连山最终被抬升到今天的高度.  相似文献   
50.
雀莫错一带那益雄组火山岩是由玄武岩组成的基性熔岩,岩石化学表现为低TiO2(<1%)和Al2O3,Na2O>K2O,属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平坦或轻微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和高强场元素Th,亏损高强场元素Nb和Ta,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上二叠统那益雄组岛弧型火山岩的发现,说明长江源地区晚古生代有岛弧存在,且该岛弧应为晚古生代特提斯洋向东俯冲在中北段形成的多岛-弧盆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