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9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大地构造相在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不同的造山带是由不同的大地构造相单元组合而成, 大地构造相的划分揭示了造山带的基本框架和形成演化的规律.在对东昆仑造山带1∶2 5万冬给措纳湖幅地质填图中, 以时间演化和大地构造背景为主线, 根据不同演化阶段、不同部位出现的构造古地理单元、盆地类型和物质建造类型, 对填图区大地构造相进行了较精细深入划分, 共划分出七大相类、2 1种相, 如扩张洋脊相、分支(扩张) 海槽相、碳酸盐岩海山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深海平原相、大陆碎块相、前陆盆地相和磨拉石盆地相等, 编制了1∶2 5万冬给措纳湖幅大地构造相图和造山作用过程与大地构造相演变图.大地构造相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了造山带填图中的地层单元空间配置关系和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研究, 较全面细致地揭示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造山带形成、物质组成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2.
全吉地块东端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中普遍发育变质的基性岩体,它们的形成时代、变质作用时代和对地块基底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应用LA-ICP-MS技术测定其中的一个变基性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获得的10个测点数据显示,锆石受到热事件的强烈改造而发生严重铅丢失,但拟合的不一致线仍给出相关性较好的上交点年龄1712Ma±47Ma和下交点年龄472Ma±29Ma,MSWD=1.4。这表明,变质基性岩的原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是全吉地块在古元古代末期汇入Columbia超大陆之后于中元古代早期初始裂解而侵位的基性岩体。这些基性岩体在早古生代卷入了柴北缘碰撞带而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受到构造肢解。  相似文献   
53.
刘嵘  陈能松  何谋春  肖平 《地学前缘》2006,13(2):205-212
利用阴极发光和激光拉曼研究了大别山俯冲带超高压基性和长英质变质岩中的锆石。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环带或新生锆石颗粒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俯冲带地幔深度流体作用信息。其一,在超高压变质锆石生长域中存在微米级流体包裹体。由于其十分细小,组成往往难以测定。但是在变基性岩中检测到富CO2的负晶形包裹体。其二,在超高压锆石生长域中较普遍地发现富含挥发份的多硅白云母和磷灰石包裹体,其与典型的超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稳定共生。副矿物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新鲜的弱退变质的榴辉岩中,富含挥发份的矿物相———磷灰石仍是含量较高的矿物,说明在俯冲带的深部(>100km),流体仍可以稳定地保存在高挥发份的矿物晶体格架中。其三,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环带的边界呈蚕食状或港湾状,指示流体参与了锆石的变质生长过程,即通过流体与锆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原有锆石的溶解和新生锆石的沉淀结晶。考虑到如此高的锆溶解度,认为在地幔俯冲深度,流体的成分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富水体系,其化学组成与深熔融体相似,且赋存状态应为含水融体相。  相似文献   
54.
北京西山周口店地区房山岩体周围关坻杂岩的长英片麻岩和伟晶岩脉具有类似简单岩浆结晶成因锆石的蒸发法Pb-Pb年龄.伟晶岩中3个颗粒锆石的t(207Pb/206Pb)最大年龄分别为2.04,2.05,2.06 Ga,长英片麻岩中3个颗粒锆石的t(207Pb/206Pb)最大年龄分别为2.37,2.41,2.45 Ga.据此分析,关坻杂岩时代应为太古宙,经历了2.5 Ga的华北克拉通化的构造热事件,且可能保存了华北东部地块与西部地块于古元古代晚期(2.06~1.85 Ga)最终拼合为华北克拉通的年代学记录,最终拼合时间与Columbia超大陆连结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55.
时代古老的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中的锆石往往经历了不止一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在理想情况下,不同期次的事件应有对应的不一致线,这一系列的不一致线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相邻的高位不一致线的下交点与低位不一致线的上交点重合。然而,多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使多数相邻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并不重合。如果这两个上、下交点的年龄与其平均年龄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视为有效年龄、否则,与数据点线性排列最近于平行的不一致线可能是有效的,该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可能具有地质意义。若两条不一致线之下的数据点均不具线性排列,则各自的上、下交点年龄多半无地质意义。应用此准则处理大别山杂岩麻粒岩和东昆仑山片麻状混合花岗岩的锆石U-Pb不一致年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对东昆中蛇绿岩中单斜辉石和角闪石进行了矿物化学研究,并分析了蛇绿岩的形成和演化,认为东昆中蛇绿岩为洋中脊“低压岩浆房”蛇绿岩,形成深度约13km,在蛇绿岩就位过程中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变质压力为10×102MPa左右  相似文献   
57.
应用LA-ICP-MS技术测得北京周口店南窖南沟石英二长岩岩枝两个样品的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33.0 +2.0/-5.0)Ma和(134.0 +1.0/-5.0)Ma,全部数据的统计权重年龄为(134.0 +1.0/-2.0)Ma.测定结果将这些石英二长岩岩枝的侵入时代限定在晚燕山期,并将发育在奥陶系与石炭系平行不整合面之间的构造滑动断层的发育年龄约束在约134 Ma之前.南窖石英二长岩岩枝是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峰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58.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作用研究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的变质作用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包括:(1)据同位素年龄将其划分为晋宁变质旋回和加里东一海西变质旋口;(2)按显微结构分析划分矿物的生长历史为二期六个阶段;(3)厘定了若干降压变质反应和等压冷却反应;(4)较为定量地重建了两大旋回的变质作用P—T-t轨迹.上述成果为核部杂岩,乃至整个造山带的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9.
全岩Sm-Nd、Rb-Sr和单晶锆石~(207)Pb-~(206)Pb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中的变质地层(秦岭群)大约在1200Ma形成;核部杂岩经历了晋宁旋回和加里东-海西旋回两个巨热旋回的影响与再造,目前划定的秦岭群仍有解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0.
本文应用LAM-ICPMS技术测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花岗片麻岩带中的锡铁山东全吉河花岗岩和都兰县北部沙柳河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利用LAM-MC-ICPMS技术选择测定了沙柳河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成分。全吉河花岗岩岩浆结晶锆石的谐和年龄为910 15/-17Ma;捕虏晶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1351Ma;~520Ma的变质锆石(~(232)Th/~(238)U=0.04) ~(206)Pb/~(238)U年龄可能是前高压超高压构造事件的产物。沙柳河花岗岩的岩浆锆石普遍含有继承碎屑锆石核。21个颗粒测得21个数据中,代表岩浆结晶锆石的10个点的Robust(Median)平均~(206)Pb/~(238)U年龄为920 31/-17Ma,碎屑锆石核~(207)Ph/~(206)Pb年龄大于1250Ma。在沙柳河花岗岩30颗锆石的30个Hf同位素分析点中,27个代表纯粹岩浆结晶锆石的~(176)Hf/~(177)Hf=0.282081~0.282222,平均0.282178 0.000009/-0.000015,以920Ma计算的Hf_1=0.28206~0.28220,平均值0.28215 /-0.00003;ε_(Hf)值的变化范围 0.21~-4.70,Robust(Median)加权平均值为-1.53 0.41/-0.52;锆石Hf的地壳模式年龄(T_(DM)~C)范围是1.59~1.75Ma,Robust(Median)加权平均值为1.68 0.03/-0.02Ma。其余2个锆石为继承性锆石,其~(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1892和0.281792,Hf_1和ε_(Hf)值分别为0.28186~0.28178,和-11.83~-14.82,T_(DM)~C=2.18~2.33Ga。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柴北缘花岗片麻岩的岩浆作用持续时间为~950Ma~~910Ma。峰值年龄为~920Ma,以沙柳河花岗岩为代表的柴北缘过铝S-型花岗片麻岩的岩浆来自现今剥露于地表的沙柳河岩群之下具高度再循环上地壳物质的基底表壳岩系;该物质的形成年龄可约束在1.4~1.7Ga,保存了蚀源区~1.7Ga和~2.3Ga的地壳增生事件的年代学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