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1.
利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了20 条水产养殖环境中常见的四环素抗性tet(M)基因的序列特点、多态性及系统发育, 并对其细菌寄主分类、环境介质来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20 条基因序列有4种单倍型, 其中tet(M)-b 和d 是两种远缘基因型, 而a 和c 则是二者之间的序列变异。系统发育树分成三大分支, tet(M...  相似文献   
12.
陈琳琳 《探矿工程》2013,40(1):35-37,40
针对方正地区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高、钻井速度慢、钻进周期长等特点,绘制井斜高发区域及层位,明确最易发生井斜地层为宝一段与新乌组,通过优选防斜、纠斜钻具组合及相应的钻进参数,同时结合复合钻进和垂直钻井系统,形成一套方正地区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方法,对于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渤海湾围填海工程对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2013年秋季和2014年春季调查数据,对渤海湾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总平均丰度、总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调查区域的优势类群为多毛类,优势种为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i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as),这与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单一和物种小型化的特征相符。曹妃甸围填海海域与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数、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2014年春季较2013年秋季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稍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围填海工程放缓和阶段性施工结束后生物群落在缓慢的恢复。ABC曲线(Abundance/Biomass Curves)分析表明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均已受到中等程度干扰;M-AMBI指数分析发现曹妃甸围填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较差。结合渤海湾围填海面积和历史数据,发现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已对渤海湾生态环境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受损。受损生态系统的完全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受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生演替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从成藏组合概念出发,以源岩、运移、储层、圈闭和时间、盖层五个评价要素,归纳总结了东海西湖凹陷各区带评价层成藏特点,结合分层评价和加权叠合,完成多目的层的区带评价工作,是区带评价方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带花港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带钻井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花港组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及海泛作用在沉积发育过程中的控相控制,对该地区长期认定地“再沉积化石”及不同构造单元的控相能力差异重新提出个人看法,并建立了西湖凹陷苏堤地区花港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驻马店市土地储备开发中心龙年实现“开门红”,1月份连续公开拍卖出让4宗国有建设用地,面积达217.25公顷。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庆油田最深的一口风险探井——古龙1井,为了使套管满足空气钻井和经济性需要,首次使用组合套管柱设计方法,同时在设计中对套管强度进行三轴应力强度校核,分析了套管强度设计的误差,给出一套新的安全经济的套管柱设计方法,为以后超深井套管柱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于指导设计与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湖凹平胡组地层沉积于海陆过渡相背景。本文侧重分析平湖组地层中出现的半碱水有孔虫群的若干特征,讨论了半厂水有孔虫群的生态环境。根据古生物组合的变化,提出了平湖组沉积环境演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西湖凹隐平湖组系海陆过渡相沉积。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空间展布。在钻井剖面上,可识别多种沉积层序。作者从岩心、测井、古生物诸方面分析了各种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海平面升降对沉积过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