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短期基坑沉降监测中,由于数据量少且呈非线性变化,沉降模型很难准确建立。灰色GM(1,1)对数据少、趋势性强、波动小的数据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不能模拟复杂的非线性函数;BP神经网络可以对非线性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通过将GM(1,1)与BP神经网络组合,并优化网络部分的学习率、权值和阈值等,建立一种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对非线性数据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预测精度更高等优点。通过某基坑沉降监测分析,验证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适合短期建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上黑龙江地区的费尔干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俯冲带的后撤与弧后扩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太平洋地壳年龄较老,因而岩石层较冷和比重较大,俯冲带的角度也较大,活动和成熟的弧后盆地则较多;条件与之相反的东太平洋弧后盆地则较少.本文探讨这种相关关系的力学成因,计算了俯冲板块诱生的弧后上涌地幔流动.计算表明,俯冲角度大及存在后撤俯冲时,有利于在弧后地区产生明显的上涌地幔流,这种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会导致弧后扩张.反之,年龄较轻的海洋地块较热和较轻,俯冲角度一般也较小,不易诱生上涌地幔物质流动和弧后扩张.大陆地壳密度小于地幔物质,大陆碰撞区就更不具备弧后扩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海沟后退对地幔对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有海底扩张无海沟后退、有海沟后退无海底扩张以及海底扩张与海沟后退共存等3种情况下,俯冲板片运动与海沟迁移的关系.用幂律流体有限元方法计算海沟后退对地幔对流的影响.地幔有效粘度除依赖应力偏张量的第二不变量以外,尚与温度、压力(含流体静压力和流动压力)有关.计算表明,对流环、高流动负压区以及低粘区的个数和位置,均受控于海沟是否后退以及海底是否扩张;温度场与海沟后退无明显关系.流动压力对形成洋中脊和弧后火山、驱动地幔对流以及维持板片的倾斜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