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已有研究表明,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期方解石具有独特的中稀土元素富集特点,但其成因还存在诸多争议。贵州泥堡金矿存在成矿期和非成矿期2种热液方解石脉,其中成矿期方解石脉多出现在矿化凝灰质细砾岩与凝灰质(粉)砂岩中,矿物组合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石英+方解石;非成矿期方解石脉在未蚀变灰岩、矿化凝灰质细砾岩与凝灰质(粉)砂岩中均发育,且常穿切成矿期含硫化物方解石脉。文章通过对2种类型方解石脉开展稀土元素与碳、氧同位素、成矿期方解石脉内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与微区原位LA-ICP-MS元素分析,发现与成矿期方解石脉共生的黄铁矿具典型的环带结构,黄铁矿环带和毒砂富Au、As、Sb、Hg、Cu、Co、Ni等元素。成矿期方解石脉显示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正异常特征,表明金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流体,明显不同于非成矿期方解石脉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负异常特征。泥堡金矿成矿期热液方解石的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与中国西南低温Au-Sb矿床成矿期方解石、萤石、磷灰石等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一致,酸性成矿流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可能是导致该金矿区成矿期方解石富集中稀土元素的主要原因。该区热液方解石特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及深部找矿应用方面具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92.
电阻率对沉积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具有极高敏感性,是反映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物性演化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影响因素复杂,人们对电阻率随CH4水合物生成分解的演化规律仍不清楚.对含CH4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纯水、盐水、非饱和水等不同体系中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电阻率演化规律.研...  相似文献   
93.
优势面的水力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优势面理论分析并确定了四川某库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型,重点考虑了优势面的水力学效应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分析得了滑坡发生的条件为hw〉hw0,从而为该类滑坡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越岭隧道地区构造应力场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越岭隧道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方法和技术,提出了采用微构造法、岩石声发射法、数值模拟等方法,由定性到定量、由点到面地综合研究越岭隧道地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为未来越岭隧道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和测量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
基于万安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本文选用适合该盆地勘探和蔼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包括盆地和史、热流史、烃泊岩热成熟度史和生烃史的油气生成演化研究。研究成果表明万安盆地中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生成演化与其构造沉和作用强弱密切相关。在盆地中、北部地区,由于旱期构造沉降作用强,沉物细,烃源岩发育,热流值高,有利于有机质向油气转,成油气时间早,其生烃潜力大,在盆地南部地区,由于早期构造沉降作用弱,沉积物较粗,烃源岩不  相似文献   
96.
陈强  黎中宝  高瞻 《海洋与湖沼》2020,51(2):395-40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Cd~(2+)-Cu~(2+)单一及复合胁迫3d、6d、9d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蚕的各项不同指标对Cd~(2+)、Cu~(2+)胁迫的响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复合胁迫中Cd~(2+)-Cu~(2+)对沙蚕各指标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沙蚕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Cd~(2+)、Cu~(2+)单一胁迫能激发沙蚕淀粉酶活性,激发作用强于复合胁迫。Cd~(2+)、Cu~(2+)单一胁迫实验前期低浓度组蛋白酶被抑制,高浓度组被诱导,复合胁迫实验前期Cd~(2+)-Cu~(2+)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Cd~(2+)、Cu~(2+)胁迫对沙蚕脂肪酶活性整体表现出抑制作用。Cd~(2+)、Cu~(2+)胁迫诱导沙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整体上激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Cd~(2+)单一胁迫实验组过氧化物酶(POD)均被显著诱导,具有"剂量-效应"关系,Cu~(2+)单一胁迫实验后期POD被显著诱导,复合胁迫实验中,低浓度Cu~(2+)组POD被显著诱导,高浓度Cu~(2+)组POD被显著抑制。实验组沙蚕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X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复合胁迫实验前期,GXH-Px活性与Cu~(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Cd~(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显著的效应-剂量间相关关系存在于特定时间(3d、6d)的MDA含量,沙蚕MDA含量用作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7.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anti-infection immune response of Pseudosciaena crocea, 160 healthy fish sampl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infected and control groups. Each individual fish in the infected group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p.) with 0.2 ml bacterial suspension of Vibrio alginolyticus in density of 2×107 CFU/ml, while each individual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jected i.p. with 0.2 ml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0.85%).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rtificial injection of V. alginolyticus significantly inc...  相似文献   
98.
李军  陈强  赵献军  刘洋旭  张伟  王波 《新疆地质》2012,30(3):304-306
西昆仑地区是国内最重要的超基性岩出露区之一,原生的铬铁矿均与超基性岩有关.库地蛇绿岩中发现了具工业意义的铬铁矿体,以库地蛇绿岩铬铁矿为典型矿床,对整条西昆仑北蛇绿岩带进行成矿远景探讨,以期对该区域铬铁矿找矿工作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
福州市建新-先农220kV线路工程#7-#8段双方向曲线顶管施工技术探讨,文章主要从顶管顶力控制、中继间选择与安装以及曲线顶进路由控制三个方面对双向曲线顶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阐述,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声波测井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运用已经有较长的时间,它在岩体质量验收、灌浆质量检测、爆破控制校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成为工程技术人员颇为青睐的勘探手段。但是由于测试人员对声波测井技术原理不清楚以及测试流程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声波测试过程中出现与常理相悖的测试数据异常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获取岩体质量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同时也给声波测试资料的可靠性带来质疑。本文结合具体工程中的实测声波资料,针对常规岩体单孔声波对比试验获得的波速曲线中存在的整体性异位或升降等异常现象,通过对比不同试验阶段的声波测试曲线,阐述单孔声波对比测试曲线异常的具体表现及典型特征,分析产生测试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声波对比测试异常实质上是试验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其中对比声波曲线的整体性异位主要是由采样偏差造成,属于线性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对比单元长度、提高岩体重合率等措施进行补救处理; 而声波曲线的整体性不均匀升降则与耦合流体的纯度有关,属非线性系统误差,难以进行补救校正,因此规范测试流程是避免出现该类异常的唯一途径。本成果为运用声波测井技术解决相关问题时避免或消除声波对比测试异常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