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流域合理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区间并建立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致灾气候阈值可通过计算发生旱涝事件时间段累积降水量除以1959—2008年相应时段累积降水量的平均值来定义,得到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在不同尺度下对旱、涝灾害事件均有较好地稳定反映,可满足研究区旱、涝事件分析需求;②洪涝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干旱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相关系数高达0.96,构建了基于干旱致灾气候阈值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2.
实时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对于保障其安全运营有着重要意义。GNSS PPP技术无需设置基站,仅依靠单点监测站便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因而在海洋平台变形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针对GNSS PPP信号受背景噪声干扰而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改进CEEMDAN算法对GNSS PPP信号降噪,并应用于某海洋平台动态变形监测。结果表明:①GNSS PPP技术结合改进CEEMDAN算法可有效监测海洋平台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变形;②改进CEEMDAN可有效去除GNSS PPP背景噪声干扰;③基于降噪后信号可获取监测点清晰的三维位移轨迹,从而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刘导  陈实 《地理教学》2022,(2):47-50,58
将生活与地理教学融合发展生活化地理教学,既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诉求,也是我国课程发展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有力体现。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地方本位教育,对比评析了地方本位教育关照下的中美地理课堂差异,借鉴美国地方本位教育的成功发展经验得到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发展启示:帮助学生建构地理体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真实、原味的生活内容;提高地理知识的生活循环运用频率。  相似文献   
24.
新疆石河子农区土壤含盐量定量反演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实  高超  徐斌  金云翔  李金亚  马海龙  赵芬  郭剑  杨秀春 《地理研究》2014,33(11):2135-2144
盐渍化严重威胁着土地持续耕作和粮食生产安全,土壤含盐量的快速反演和及时监测,对新疆石河子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与野外采样测定的72个样点土壤含盐量为数据基础,引入土壤亮度指数、土壤湿度指数、土壤盐盖度指数和土壤辐射水平指数等构建的特征遥感指数定量反演新疆石河子农垦区土壤含盐量,并对其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 利用遥感影像像元特征遥感指数值反演地面对应土壤含盐量的精度较好,反演方法可行,反演精度为66%;② 反演得到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图在空间上等级明显,层次分明,呈现出“一带一区”的格局,“一带”是玛纳斯流域形成的盐渍化程度较高的条带,“一区”是内在土质形成的严重盐渍化区域;③ 在新疆石河子农区中,35.40%的棉田适合耕作,64.60%的棉田耕地需要进行改良,农区土壤盐渍化治理仍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25.
陈实  阮晓伟 《东北测绘》1998,21(3):30-31
GPS是监测堤坝变表的最现代化方法,其快速而精密的监测手段,严密的平差方法能迅速而有效地获取堤坝变形值为重要堤坝维护和抢修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结合作者的管理实践,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
基于近年来微动技术的应用成果,提出了可用于评价微动技术观测台阵探测能力的两项指标:探测深度、纵向分辨力。其中,影响台阵探测深度的主要因素为台阵边长和检波器主频;影响观测台阵纵向分辨力的主要因素为台阵形式和采样间隔。在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微动技术在厚覆盖区实现大探测深度的技术路线,并在乌鲁木齐八钢石化断裂西段进行了验证,探测成果与已知资料相符,证明试验结论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8.
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算法和参数对离散数据进行网格化,所得网格化数据对原始数据的反映程度不同。因此,在网格化时,可以利用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对不同的网格化方法进行定量的评估和比较,以选择最能尊重原始数据的网格化算法和参数。  相似文献   
29.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流域合理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区间并建立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 致灾气候阈值可通过计算发生旱涝事件时间段累积降水量除以1959—2008年相应时段累积降水量的平均值来定义,得到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在不同尺度下对旱、涝灾害事件均有较好地稳定反映,可满足研究区旱、涝事件分析需求;② 洪涝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干旱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相关系数高达0.96,构建了基于干旱致灾气候阈值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0.
陡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种农林复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双重压国。以垄沟网格式耕作与秸杆覆盖相结合的土地保护性措施为基础,利用垄沟微域生态环境差异构建垄上粮食、沟内林果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沟内林果实施矮密丰旱管理。该模式水土保持作用强大,土壤侵蚀量仅为0.3T/hm^2,削减径流95%,间套种植粮食与其他作物较常规种植增产15%,增收46%,发挥了较好的立体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本模式还可通过逐渐减小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