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探究不同植被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黄土丘陵区油松、刺槐、沙棘和草地4种典型退耕恢复植被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 不同恢复植被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刺槐的SOC、STN最高,油松的SOC、STN最低,STP表现为草地>刺槐>油松>沙棘。(2) 不同恢复植被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和STN含量呈下降趋势,而STP的变异性较弱。特别是刺槐的SOC和STN在60~100 cm呈增加趋势。(3) 不同恢复植被土壤SOC:STN(C:N)、SOC:STP(C:P)差异不显著(P>0.05),刺槐的土壤STN:STP(N:P)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土壤C:N、C:P、N:P均低于全球及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区有机质的分解速率较快,P的有效性高,植被生长主要受N元素限制。(4) 研究区土壤C:N、C:P和N:P主要受SOC和STN影响;土壤养分与土壤含水量(SWC)和土壤容重(BD)呈负相关,与土壤粉粒(slit)和黏粒(clay)含量呈正相关,STP对土壤细颗粒的响应强度大于SOC和STN。研究区土壤化学计量在不同退耕恢复植被间差异显著,其中刺槐的土壤养分含量较其他植被类型更好,可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粒径分布特征。选取草地、山杏纯林、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0~2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样品粒度组成,计算土壤粒度参数与分形维数,绘制粒度频率曲线。结果表明:(1) 研究区土壤属粉壤土,粉粒含量约占总体的56.58%~71.67%,砂粒约占21.37%~38.71%,黏粒约占3.55%~6.96%。(2) 各植物群落内土壤粒度组成随土层深度增加分布较为均一,粒径分布整体分选性均较差,呈极正偏度,峰态尖窄,粒度频率曲线为双峰型,曲线波峰一致。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粒径分布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20 cm(P<0.05)。(3) 草地、山杏纯林、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0~200 cm土壤平均分形维数分别为2.63、2.60、2.61、2.58。分形维数与黏粒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草地土壤分形维数与黏粒的相关性最强。总体来看,黄土高原丘陵区草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显著优于人工林,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的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利用3D-GIS的方法,结合遥感卫星数据,建立矿区时间序列的DEM模型,通过可视化技术,地形模型构建、矿山地貌特征分析、剖面分析、量化计算、侵蚀类型分析,研究了矿山环境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并以大连市区及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对1970年到2005年的侵蚀与堆积进行了计算,以及侵蚀的分类。结果表明, 不同的侵蚀类型对矿山环境带来不同影响,因此,对矿山的整治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达到防治保护的效果。试验认为,利用3D-GIS的可视化分析是进行矿山环境调查,制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刘利敏  刘达  韩丽华  晏轲  陈宇 《测绘科学》2021,46(10):130-136
针对PolSAR影像极化信息利用不完全,分类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该文在综合多源极化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核熵成分分析算法(KECA)特征降维,及BA-SSVM模型训练的PolSAR影像分类方法.构造PolSAR多源目标分解及纹理特征组合,根据熵值贡献率利用KECA开展特征降维,之后采用蝙蝠算法(BA)对光滑支持向量机(SSVM)模型参数自动寻优,实现PolSAR影像分类.通过Flevoland地区的AIRSAR影像及北京地区的Radarsat-2影像的分类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在特征降维方面,KECA比传统KPCA算法表现出更好的特征融合效果和非线性适应性;利用BA对SSVM参数进行智能解算,也可有效解决盲搜索问题,提高模型训练精度;通过KECA降维及BA-SSVM智能模型训练,分类效果总体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不平衡发展(增长极理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财政及其运作模式推动城市和开发区,房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形成"增长极"产生极强的"极化效应",从而实现城市和开发区,房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同时产生强烈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最终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可以这么说,土地财政对实现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土地财政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征地补偿偏低,损害农民利益;土地财政造就了"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即所谓的"卖地财政";土地财政扩大了贫富差距;"土地财政"卖地透支未来收益,"爷卖孙田"难以持续;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土地抵押存在金融风险等等。分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是土地财政后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陈书荣一直以来比较关注土地财政问题,尤其是土地财政(土地资本化)的可持续问题。2015年,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策划了相关专题,拟深度分析关于土地财政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本刊从第四期起将陆续刊登他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6.
该文利用赤水一般气象站1983—2012年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2006—2012年贵州省闪电监测资料,分析赤水市强雷暴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降雨、大风、冰雹、飑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水84.81%的强雷暴伴随着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同时利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及其假设检验方法,发现降雨量与地闪频次呈显著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01的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7.
陈宇  王秀秀  林梅村 《地图》2014,(1):24-33
古代中国人究竟曾经对世界了解多少?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起到过怎样深远的影响?一张明代绘制的地图引发了什么新的创见?西方古地图又是如何见证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如今是否还依旧繁华?  相似文献   
108.
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潜育化的土壤环境,湿地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2011年,以鄱阳湖典型洲滩3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群落分布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水体到泥滩至阶地,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呈现带状演替,沿泥滩到阶地的方向,植物群落分别为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群落带、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带和篱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群落带;3种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高度与地表生物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月降水量越大,则篱蒿群落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能影响植物群落优势种的高度.加强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湿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对于了解鄱阳湖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桥墩基础抬升可以切断地震动向上部结构传播,基础与地基碰撞还可以耗散地震能量,然而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数值模拟或理论分析,缺乏大型振动台试验验证.文中设计制作了一座基础固接和基础可抬升的连续刚构桥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对2种模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可抬升桥梁较基础固接桥梁固有频率小...  相似文献   
110.
1 INTRODUCTION Carbon dioxide (CO2) is principal greenhouse gas. Its air-water exchange is important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Frankignoulle et al., 1998; Schimel et al., 2001). The direction of CO2 gas movement depends on the CO2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etween air and surface water. The amount of CO2 ex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gas exchange coefficient, k. All lakes, with their small area but large atmospheric CO2 flux a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2 fluxe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