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民房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6.8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民房破坏.本文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基础上,对灾区民房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民房的震害特点、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提出了西藏民居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民居抗震中的概念设计.根据相应的抗震措施和原则,在不增加太多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津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津断裂分为天津南断裂和天津北断裂。根据人工地震探测结果,分别在天津静海县城西、西青区炒米店村、小南河村以及宁河县朱头淀村布设了4条钻孔剖面,对这2条断裂开展了钻孔勘探工作。经微体古生物鉴定,获得了各钻孔的海相层位置;经地层年代测试,确定了第1、第2和第3海相层的年代;通过以海相层为标志层的地层对比,并结合小南河村BZ1、TN3孔古地磁的测试结果,对这2条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南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未发现有过活动的迹象,其最新活动年代可能在中更新世。而天津北断裂也未发现晚更新世以来存在活动的迹象,该断裂在早更新世早期可能有过活动。由此可见,天津南断裂活动性可能要强于天津北断裂。同时发现,第2、第3、第4海相层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因此,在将其用于地层对比时,必须同时确定各海相层的地质年代,否则对比结果可能会出错。对于发生年代存在争议的第2海相层,认为其形成时间应在7万a左右。  相似文献   
13.
陈宇坤  聂永安 《地震学报》2000,22(6):596-605
通过对坚固体孕震模型应变能密度场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对地震孕育过程、初始破裂、始裂条件和破裂的传播方向等问题取得了进一步的认识.结果表明:孕震过程初期,软弱体部位应变能密度水平很高,但在孕震过程后期,其应变能密度增量水平变小,坚固体及其与直立断层交汇部位的应变能密度增量迅速变大,成为应变能密度增量最大的地方,从而使弹性模量比较大的坚固体与直立断层交汇处成为最先破裂发震的部位.破裂在直立断层端部的坚固体内沿着与断层成近于直交的方向传播,这样,理论上确定的破裂方向与实际计算的破裂方向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中国沿海地区的第四系厚度变化较大,在大部分地区存在淤泥、黏土和砂层的多重互层情况,这种地层结构对地震波的传播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对高频信号能量的强烈耗散。沿海地区又具有人口密度大、工业干扰强烈的特点,地震波的激发、接收条件较差。文中给出了在粤东、天津和唐山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开展隐伏断层探测的应用实例。较系统地介绍了野外工作、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阐述了在强干扰环境下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有效技术途径。所给实例中的反射波组能量强,隐伏断层的反应明显,经跨断点钻探验证,结果证实地震勘探确定的界面深度、断点位置和基岩错距等参数都是可靠的。所述技术方法对类似地区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工程物探工作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声学探测技术在天津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单道地震等水上声学探测技术,对天津海河断裂的浅部构造和地层错断信息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在水深较深,相对宽阔的河道内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在天津塘沽地区,海河断裂的上断点深度位于河底面以下30m左右,对应的最新活动时代为Q_p~3—Q_h~1,这与前期的钻孔勘探结果基本吻合。在渤海近海海域,海河断裂呈一组NWW-NEE向分布的断裂带,其上断点距离海底的深度小于30m,断层断错和影响的地层年代为全新世早中期,断层活动特征与塘沽地区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Rupturetheorybasedonenergyconceptdisplaysthatstrainenergyanditsvariationinrockistheinvestigationrelevanttothebehaviorofrockdeformationandfracture.Itisoneofthemostimportantcriteriatodeterminethefractureposition,rupturingcondition,fracturedirectionaswellasrupturingscale.Therefore,toresearchonenergyfieldsofstrongearthquakes(focushasgreattheoreticalsignificancebothinunderstandingtheenergystateanditsvariationinthefocalarea,andincarryingoutexplicitpredictionforthetime,thelocationandthema…  相似文献   
17.
海河断裂东段东起渤海海域西部,西至葛沽附近的沧东断裂,全长45 km,包括陆地和海域两个区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及现代的活动情况和运动学特征主要通过联合地质剖面和GPS形变观测资料的研究来确定.而反映断层活动历史的地层变形形迹,只能通过钻孔勘探、样品测定等分析对比手段才能获得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滨海及邻区开展的200余口地震工程钻孔资料及相应的土动力学试验资料为基础,参照地震小区划的技术思路,研究了天津滨海地区的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 首先,以0 02.×0.02°度网格控制点对滨海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间因素(材料内部作用、荷载作用和环境影响)和事件因素中的地震因素和抗震加固,通过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和结构材料与构件的试验分析,结合现有的结构动态抗力函数以及不同极限破坏状态和结构抗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结构的动态易损性。研究事件因素中的拆迁和新建对城市建筑结构数量和类型的影响,以及未来城市不同结构类型的变化特点,给出未来城市的动态震害矩阵;研究群体震害矩阵的异地应用和事件因素中拆迁和新建建筑对震害矩阵的影响,在已有震害预测城市的建筑结构基础资料上,应用模糊数学中可信度方法,形成目标城市的动态震害矩阵,有利于进行结构的抗震设防和地震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天津浅部地层的泊松比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整理了天津地区的原位波速测井资料,对浅部土层泊松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天津浅部地层的泊松比随深度的增加呈三段式变化,0~5 m范围内的浅表人工填土盖层泊松比迅速增加,5~20 m 范围内的软流塑淤泥质层泊松比值趋于稳定,20~200 m范围土层岩性差异大,泊松比离散性强,但显示了一定的线性特征;(2)土层的泊松比与土层含水量、孔隙比呈正相关,与湿密度呈负相关,但含水量的影响比湿密度或者固体矿物成分的影响更显著;(3)土层泊松比与土层岩性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