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大地构造研究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所构成的岩石、成因和产生的大地构造历史背景和发育环境具有自己的特色,遂在地貎学上饶有研究价值。在亚洲大地构造图中,武陵源位于东亚壳体南段,云贵地洼区的湘西黔东地穹列的东北端。构成上述峰林的岩石为时代属于晚泥盆世的地台构造层的石英砂岩。这种砂岩为本区地台阶段和缓期的产物,由于它所具有的稳定区型沉积建造特征所决定,其物质组份单纯,粒度和园度也分选性好,质地致密坚硬;同时又因其所在的部位受中生代地洼阶段造山运动的褶皱作用影响较弱,且他于一个宽展型向斜层轴部的末端,岩层产状尚保持平缓,而垂直节理及断层却十分发育,遂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内上升过程中,在风化、水蚀及重力的综合作用配合下,形成了这样奇丽的峰林景色。  相似文献   
33.
陈国达 《地质论评》1943,8(Z1):165-166
江西石炭纪煤系之发现原已甚早,例如王竹泉之敖城煤系,发表远在二十年前,谭锡畴王绍文亦先後有同样煤系之记述,惜後之调查江西地质者,每将之误入二叠纪,直至一九三七  相似文献   
34.
陈国达 《地质论评》1941,6(Z3):393-396
在赣粤一带常见的红色岩层中,每有灰白色斑点现于岩石面上,尤以红砂岩及红页岩中最为显著。斑点大小不一,以自数公厘至二三公分者为最普通,其切面多具圆形或椭圆形,亦时有作  相似文献   
35.
陈国达 《地质论评》1951,16(1):121-121
从地理分布上看,中国油页岩经发现的地点,遍及南北十六个省份;产区凡四十馀处。就中最著名的,便是遼东抚顺煤田一个产区,次之者为陕西邵县新疆迪化和广东茂名电白一带,也要算是重要的产地。他如吉、蒙、察、热、甘、青、川、滇、湘、赣、桂诸省区,也有这类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36.
从历史-因果论的角度,对亚洲大陆中部的演化-运动史,及其大地构造体制发展阶段的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阐述了东、西部构造差异的历史-动力学表现及其原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并非两个不同大陆壳体演化-运动上的差异造成,而是在同一大陆壳体形成与平向增生进程中东早西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由于东部与西部中生代、新生代陆内深部地幔热能聚集增强的上升流与热能发散衰减的下降流,共同组成的垂向热流环发生反转变化造成的结果,并得出了主导亚洲大陆中部东、西构造分异的主动性因素是陆内地幔热能聚散动力学机制的结论。同时指出,中新生代出现在亚洲大陆中部的东、西构造分异,是同一大陆壳体即东-中亚壳体自身历史-动力学构造分异的表现,它是亚洲大陆动力学中,与陆内克拉通活化及活化造山区的出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陆缘扩张带的形成并列的 4个重大事件之一,并在这些重大事件的动力学研究中占据关键性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7.
一、大地构造研究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所周知,普查找煤的地质依据,一般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成煤时代不论从世界范围或是从我国全国来看,在地史中有四个主要成煤期,即石炭纪、二迭纪、三迭一侏罗纪和第三纪。在我国境内,举其主要的来说,晚石炭一早二迭世煤系广泛分布于北部;晚二迭世煤系普遍分布于南部。晚三迭一早侏罗世煤系呈小片状散布在华南各地;早、中侏罗世煤系主要散布在华北及西北(天山、祁连山等处)。晚侏罗  相似文献   
38.
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地质科学的发展,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部署,已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与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通过整合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南方海洋科学基地。中国科学院院长路再祥院士指出:“两所整合,是为了保持与加强我国这支可贵的南方地球与海洋科学研究队伍,为国家未来发展及世界地球与海洋科学作出应有贡献。”大陆边缘动力学与矿产资源;海-陆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将是南方海洋科学基地今后主要研究与发展创新的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从2003年(二十七卷)起,将作为中…  相似文献   
39.
陈国达 《地质论评》1943,8(Z1):150-152
此幕造山运动之存在,系以中石炭纪梓山煤系前之不整合为代表,梓山煤系原为王绍文立名,时期定作石炭纪,惟因缺化石证明,後人多将之归入二叠纪,视作乐平煤系。至一九三  相似文献   
40.
斯行健  陈国达 《地质论评》1943,8(Z1):149-150
石炭纪植物化石在江西尚罕有详细记载,前此王竹泉、谭锡畴、王绍文诸氏曾有石炭纪煤系报告,似因缺乏化石证据,时代未曾确定,一九三七年冬,刘辉泗先生与国达在赣南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