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3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4 毫秒
21.
大直径钢管桩土塞效应的判断和沉桩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直径超长钢管桩。由于这种桩直径较大,土塞的形成对桩的可打入性和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鉴于此,根据大直径和超大直径钢管桩土塞性状的特殊性,考虑了桩直径对侧壁摩阻力、端阻力的影响,引入了尺寸效应系数,重新建立了土塞微分体的静力平衡方程,提出了采用改进的静力平衡法进行土塞效应判断,同时采用波动方程法近似模拟土塞与桩管内壁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简化的土塞与桩壁相互作用模型,并用该方法进行实际工程的打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土塞效应的判断、打桩过程的预测等与工程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基注浆+桩支撑”系统的复合地基,并运用于软土地基上路基加宽。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分析比较了路堤在加桩和不加桩情况下的沉降大小、不均匀沉降以及土体中的应力水平;特别是桩-土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与实测资料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相关结论,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在深水码头、防浪堤等大型港口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构筑物下覆地基由非均质的层状土构成的情况。对于这类非均质层状地基,我国港口工程地基规范推荐采用Hansen 61公式、Hansen 69公式和Sokolovskii数值解法3种方法计算地基的极限承载能力。然而,工程实践中由这3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数值往往有较大的差别。考虑到规范的继承性,基于牛顿迭代法,针对3个理论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根据长江口深水治理二期工程地质实测资料,运用该计算程序对该地区地基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层状地基,在相同地质条件、相同荷载条件下Sokolovskii数值解法得到的承载力数值最大,Hansen 69公式得到的承载力数值最小。  相似文献   
24.
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在形成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土由于成因相似,其物理力学特性指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这种空间自相关性可以用随机场理论进行研究。为估计天津港地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空间随机场特性,采用了现场钻孔取样、静力触探等方法获取了大量的描述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参数。由于静力触探试验能够连续取样以获得足够多的数据来进行随机场分析,文章主要应用静探数据检验了该地区土性指标的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指出应用Vanmarcke的随机场模型对土性指标进行分析具有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探讨了天津港地区随机场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应用改进的完全不相关距离方法估计了天津港地区典型土层剖面的随机场特征参数。为随机场理论应用于天津港地区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同的方法可用于其他地区土层随机场特征参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25.
动力打桩一维波动方程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润  禚瑞花  闫澍旺  林源 《岩土力学》2004,25(Z2):383-387
对桩的可打入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打桩施工的关键环节,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与成败.近年来,在海洋工程和港口工程中都出现了大直径、超长桩,由于这种桩的重量大对桩的可打入性有显著影响,考虑桩身自重和桩周土阻力,对打桩分析的一维应力波动方程进行改进、推导.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动方程,编制计算程序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打桩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表明经改进的动力打桩一维波动方程能很好的预测桩的可打入性及打桩过程中桩身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6.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加筋土支挡结构高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周建萍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2,23(4):486-490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支挡结构(Geosythetics-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简称GRW)设计方法主要是建立在似粘聚力理论基础之上的半经验设计法。由于土性及加筋机理的复杂性,常常要对它们进行人为假定,导致计算结果差强人意。神经网络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主观假定,而是模拟人脑思维,通过数据样本的学习来获得预测结果。引入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加筋土支挡结构的设计高度是一种新尝试。由于本问题具有样本容量非常有限、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采用适用于稀土样本数据的广义回归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来预测加筋土支挡结构设计高度。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及文献[1]的挡墙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加筋支挡结构设计高度预测的GRNN网络。通过对足尺试验,实际工程及模型试验结果的检验,表明网络的学习是成功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舒阳  闫澍旺  杨兵  刘润 《岩土力学》2007,28(10):2115-2117
简要介绍了自洽方法和爆炸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作原理,并用自洽方法计算爆炸法处理的软土地基的回弹模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试验证明了用自洽方法计算爆炸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回弹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闫澍旺  王翠  于志强 《岩土力学》2007,28(Z1):873-876
如何测定加筋垫层中土工织物中的应力,对于研究土工织物的加筋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课题。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中的仪器布置、埋设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防波堤堤基土工织物拉应力分布大小、特点以及与堤底地基的沉降关系。实测结果表明,拉应力发挥水平远低于设计拉力值,这对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稳定分析中如何考虑拉应力大小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刘润  闫澍旺  朱平 《岩土力学》2006,27(11):1977-1982
贝壳堤是天然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海岸堤,构成堤体的贝壳砂层具有渗透性大、结构性差、易风化、稳定性低等特点,在这样的土层中开挖展示剖面,既要满足堤体的稳定性要求,又要保证其参观展示效果。通过多方面理论和试验研究,确定采用化学灌浆法对其进行加固,并通过现场动力触探、室内有限元仿真分析等方法,验证了加固效果及其在施工期、使用期,特别是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灌浆加固法可以在满足贝壳堤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保证其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0.
闫澍旺  程栋栋  王翠 《岩土力学》2006,27(Z2):723-727
针对土资源缺乏地区利用施工造成的碎石弃渣作填料的高速公路碎石渣路基,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动力分析模块,计算碎石渣路基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的动位移、加速度等动力响应特性,并与传统的填土路基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碎石渣路基具有较高强度和较强变形恢复能力等优点[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