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22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锑矿床研究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金杰  闫升好 《矿床地质》2000,19(2):166-172
锑矿床研究的重点包括:锑矿床分类;不同构造环境下锑矿庆的成因模式;锑的来源。今后锑矿床分类将以锑矿庆形成的构造背景为主,结合锑矿床成因方式和容矿主岩特点来进行。文章介绍了几种典型构造环境下(大型走滑、造山挤太和造山崩坍)锑矿床形成机理和成因模式。现有的资料表明锑矿床受壳幔相互作用所制约(如拆沉作用,delamination),这无疑会成为锑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2.
降水资料无论在气象情报服务还是在预报制作中 ,都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提高情报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黑龙江省气象台建立了一套功能齐全的情报服务系统 ,降水信息分析服务子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系统设计思路降水信息分析服务系统要求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采用VB5 0开发研制。该系统要实现降水资料的微机自动管理 ,其中包括实时资料的统计查询、人工纠错、图表显示、雨雪识别、文字分析、绘制等值线、站点降水量排序显示、图表打印输出以及任意时段求和并与历史情况比较后排序 ,求任意时段内历史平均、6h、日、旬、月降水显…  相似文献   
113.
横跨西昆仑-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探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横跨西昆仑与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宽角反射剖面,揭示了青藏高原北缘陆-陆碰撞带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显示,塔里木盆地的结晶基底与Moho面产状一致,整个地壳似厚板状向南倾,倾角 5℃-7℃,在塔里木南部 150 km的距离上, Moho面 深度由 40 km增加到 57 km.展现了一幅塔里木向西昆仑山下俯冲的几何图像.西昆仑 北坡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受挤压缩短的特征:基底抬升,界面北倾,Moho面突然抬 起并变平,下地壳厚达 20 km.  相似文献   
114.
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演化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框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青藏高原东缘一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吸收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变形的调节带。本文所获得的最新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缘具有更加复杂的地质历史。测年结果表明,高原东缘最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于古元古代(2401~1912Ma)。这一古老基底首先受到中元古代构造热事件(1361~1040Ma)的影响,随后受到新元古代与弧岩浆活动有关构造热事件(791~817Ma)的强烈改造。松潘—甘孜复理石杂岩的基底是亲洋壳型的,形成于晚新元古代的大陆裂解作用(681~655Ma)。高原东缘的前寒武纪微地块可能是由这次裂解作用从扬子或青藏地块拉裂出去形成的。这些微陆块先增生拼贴于东冈瓦纳大陆、然后又从中裂离,并最终卷入高原东缘的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中。伴随东冈瓦纳大陆裂解,高原东缘古特提斯洋于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拉开(328~292Ma),经早中生代弧-陆碰撞作用闭合(224~213Ma)。中侏罗世这一地区发育显著的构造岩浆活动(175Ma),但其动力学背景仍不十分清楚。晚白垩世岩浆活动(97Ma)可能是印度板块初始俯冲阶段的产物。新生代岩浆作用(18Ma)与陆-陆碰导致的大规模走滑断层作用所引起的同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5.
川西雀儿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位于川西义敦岛弧北端的雀儿山花岗岩体主要由岩体边部或者作为包体的花岗闪长岩、主体似斑状花岗岩和较晚的呈条带状或者脉状伟晶质、细晶质花岗岩组成。这些花岗质岩石表现了较宽的常量元素变化范围,属于高钾钙碱性到shoshonite亚铝到过铝质岩石系列,表现了较平坦式具有负Eu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多元素图解上所有这些岩石表现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富集,Nb、Sr、P和Ti等元素明显亏损。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似斑状花岗岩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1.23~1.61Ga,εNd(t)=-5.3~-6.3,细晶花岗岩脉tDM=2.30Ga,εNd(t)=-6.9。这些岩石的εNd(t)分布在康定杂岩的Nd同位素演化范围内和上部。岩石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特征研究揭示其花岗岩岩浆起源于上部地壳杂砂岩、砂页岩和泥质岩石的部分熔融,经历了早期阶段的铁镁质矿物和副矿物的分离结晶,晚期钾长石等卷入了分离结晶。雀儿山花岗质岩浆活动发生于同碰撞到碰撞后隆升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16.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应用测绘地理信息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举行  相似文献   
117.
医疗气象预报方法及其预报自动化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黑龙江省医疗气象预报方法的研究情况。对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和消化道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找出气象要素与这几类疾病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医疗气象数值预报方程和相应的微机自动化处理系统,只需将气象预报要素值输入计算机,就会自动计算和显示出各个疾病的预报指数,并自动编辑出文字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18.
向忠金  闫全人  夏磊  宋博  王宗起 《地质学报》2016,90(8):1886-1899
沿扬子板块北缘大巴山弧形断裂出露的新元古代龙潭河组主体为一套富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原生火山碎屑岩组合。长期以来,它们以及上覆砂砾岩组合(木座组)(前人认为冰蹟岩)统被解释为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陆内裂谷和被动陆缘沉积。龙潭河组岩石组合包括杂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凝灰质粉砂岩夹(含砾)凝灰岩。砂岩碎屑组成研究表明,龙潭河组碎屑以火山岩岩屑和斜长石为主,少量石英,砾岩砾石主要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这些特征表明物源区主要出露中、基性火山岩和富火山碎屑沉积岩,少量长英质岩石,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岛弧。本文对一套具有近源堆积特征的火山质砾岩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结果显示锆石具有两组集中年龄群,峰值分别为~770 Ma和~705 Ma,表明源区存在至少两期岩浆活动。龙潭河组砾石、岩屑和锆石较差的磨圆度和分选性共同表明它们为一套近源沉积,碎屑组成表明物源区为~705 Ma岛弧,形成于弧后环境。龙潭河组物源区岛弧构造背景的确定暗示南秦岭造山带北大巴山地区与俯冲相关的岛弧构造体制一直持续到~705 Ma。  相似文献   
119.
北大巴山早古生代地层广泛出露一套超基性、基性岩墙和碱质火山杂岩(包括碱性玄武岩和粗面岩),为研究北大巴山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利用锆石U-Pb定年和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它们的形成时代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它们的成因及构造意义。通过对岚皋县和镇坪县的两个辉绿岩墙开展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它们的年龄为399±1Ma和451±4 Ma,是研究区目前已报道的有关超基性、基性岩墙最年轻和最老的就位时代。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主量元素与区内其他基性岩墙位于同一演化趋势线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类似于OIB的特征,表明它们来自相同的地幔源区。因此,研究区内基性岩墙侵入事件最早开始于晚奥陶世中期(约450Ma),结束于早泥盆世晚期(约400 Ma),期间经历了多次岩浆侵入活动。对与碱性玄武岩共生的火山碎屑岩中金云母晶屑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获得年龄446±3Ma,代表了火山喷发时间,表明碱性玄武质岩浆喷发活动与基性岩浆侵入事件大致同时发生。对粗面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虽未获得准确的岩浆结晶年龄,但较年轻锆石年龄(165±3Ma和229±2Ma)的存在,暗示其形成时代可能属于中生代。系统的年代学研究表明,北大巴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中的超基性、基性岩墙和碱性玄武质火山杂岩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最早开始于450Ma,经历了多期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450~400 Ma),结束于早泥盆世晚期(~400Ma)。而粗面岩与上述岩石不是同一期岩浆活动产物,研究区不存在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它们可能形成于中生代,属于南秦岭中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为南秦岭、北大巴山中生代成矿作用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20.
堆拉灰岩的古地磁数据为重建碰撞前印度大陆北缘轮廓提供了重要制约,但也留下了一些疑点,为此,本文对该地区晚白垩世海相沉积开展了进一步的古地磁研究。通过对10个采点样品的系统退磁及统计分析,得到宗山组最下段经地层校正后的特征剩磁分量为D=168.2°,I=-7.3°,α95=7.5°。该分量与前人从该地区宗山组中、上段得到的古地磁结果无显著区别,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褶皱检验,表明剩磁是褶皱前获得的。尽管如此,堆拉晚白垩世灰岩统一的负极性特征与其沉积期间(Turonian-Maastrichtian)对应的古地磁标准极性柱不符,表明该地区宗山组不同层位可能普遍遭遇了重磁化,不能用来约束喜马拉雅地体的古地理位置。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仅用前人从岗巴宗山地区获得的古地磁结果对晚白垩世期间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的古地理位置进行了计算和修正,结果显示该地体在宗山组上段沉积期间(约71~65Ma)的古纬度约为9°S,计算得到当时大印度的北向延伸量为1500km,与前人从宗浦组得到的古地磁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