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延长期盆地属性,本文以马家滩地区9口探井为基础,通过对构造沉降曲线进行分析,结合盆地沉降曲线正演模拟,将马家滩地区沉降划分为9个阶段,认为延长期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应处于弱伸展环境,其中长10段—长8段沉积时期应为岩石圈热冷却作用早期引起的快速沉降阶段,长7段—长1段沉积时期为热冷却作用中后期引起的缓慢沉降,盆地属性应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872.
研究旨在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通过SHAP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与部分依赖图(Partial Dependence Plot, PDP)对缓丘岭谷地貌区域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内部机制解释,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利用优化随机森林算法对典型缓丘岭谷地区滑坡易发性进行研究,建立缓丘岭谷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特征递归消除算法剔除噪声因子,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条件、人类活动5个类型16个因子构建重庆合川区滑坡致灾因子数据库;结合合川区754个历史滑坡点,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因子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根据专家经验法对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进行划分,将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等级;应用部分依赖图对合川区滑坡发生影响大的因子进行解释和SHAP算法对个体滑坡进行局部解释。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测试集AUC值提高了0.019,证明了特征递归消除算法的有效性;训练集以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69、0.75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缓丘缓坡地区在起伏较大地区滑坡密度较大,历史滑坡多...  相似文献   
873.
讨论了悬浮式反鱼雷深弹对鱼雷的被动定位与炸点控制方法。 采用矢量水听器检测鱼雷辐射噪声的线谱并测量目标方向,根据高速目标频率与方位变化,通过目标运动分析(TMA)方法预测目标的最近距离。 当该距离小于深弹装药破坏半径时,即发出起爆控制信号,实现炸点控制。 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4.
潮滩是潮汐作用下形成的细颗粒沉积物堆积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在碳汇和海岸防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河流输沙的减少,河口潮滩冲淤格局发生了变化,直接影响了潮滩功能发挥,亟需开展河口潮滩短周期的冲淤变化过程研究,为评估潮滩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在福建闽江口琅岐岛潮滩开展的不同季节沉积动力要素(水深、流速、波浪、悬沙浓度)和现场冲淤观测及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结果,琅岐岛潮滩表层沉积物在夏季主要以粉砂和黏土组成的细颗粒沉积物为主,冬季则主要以砂和粉砂组成的粗颗粒沉积物为主;潮间带上部的互花米草盐沼总体以持续淤积为主,潮间带中部和下部表现出周期性的冲淤特征,总体以夏季淤积、冬季侵蚀为总特征,并且潮间带中部的冲淤变化幅度较潮间带下部大;冬季潮流流速、波浪作用及悬沙浓度均大于夏季,冬季潮周期内近底部悬沙以净向海输运为主,而夏季则以净向岸输运为主。综上所述,闽江口潮滩冲淤变化主要受动力过程控制,冬季波浪作用导致表层沉积物发生再悬浮,并被较强的潮流净向海输运,导致滩面发生侵蚀;夏季,波浪作用较弱,水体中的悬沙易发生沉降,较弱的潮流将泥沙净向岸输运,导致潮间带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875.
彩虹明樱蛤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扩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浙江温岭的彩虹明樱(Moerella iridescens)养殖群体的DNA提取和RAPD扩增条件进行了研究.从38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到重复性好的6种引物分别对11个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47个DNA条带(300~1 600 bp),总共检测到4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74.42%.11个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3~0.884之间,平均为0.691,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09.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种质资源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876.
潮滩位于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其沉积环境变化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密切相关。为了清晰认识河口潮滩时空变化特征,选取闽江口琅岐岛东侧潮滩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和分析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探讨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粒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深刻理解河口潮滩沉积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琅岐岛潮滩沉积物组成总体以粉砂为主,砂和黏土含量呈现较大的时空差异;时间上,琅岐岛潮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2.2~7.4Φ,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节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大,冬季节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小,春季和秋季位于过渡期间。空间上,由西向东,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总体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北向南,表层沉积物粗颗粒组分的分布范围逐渐增大。闽江口琅岐岛潮滩沉积物分布格局与国内外其他河口、海湾及开放型潮滩沉积物分布格局一致,是物源、水动力和地貌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研究区水动力强度、植被覆盖和沉积物供应季节差异显著,引起潮滩沉积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十分显著,沉积物粒度组成对环境变化响应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877.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仪分光系统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行研制了光机电一体化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分光系统,采用单光路光栅扫描机构,以单片机控制微型步进电动机驱动,正弦传动实现分光系统的线性波长扫描.仪器波长范围1300~2500 nm,光谱分辨率7 nm,波长准确性和重现性均小于2 nm,全谱扫描时间小于70 s,重量小于5 kg,体积为260 mm×190 mm×13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