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东准噶尔成矿岩岩浆隐蔽爆破作用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亨祥  林锦富 《地质论评》1999,45(6):646-653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乌伦布拉克铜矿、老山口铜-铁-金矿两地皆存在花岗质岩浆隐蔽爆破作用。前者形成了与潜火山英分玢岩侵入体密切伴生的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后者形成了与潜火山闪长玢岩侵入体相伴生的闪长玢岩质隐爆角夺和闪斜煌斑岩质隐爆角砾岩。岩浆隐蔽爆破作用是伴随该区华力西中晚期-晚期地槽褶皱造山运动而发生的一种超浅成岩浆作用,基与铜、金等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与其有关形成了隐爆角筒型铜(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  相似文献   
102.
GIS的分层与特征的数据组织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据组织是 GIS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认知方式、认知手段的变化 ,会带来认知结果的不同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数据组织方法 :(1 )基于分层的数据组织方法 ;(2 )基于特征的数据组织方法。文章分析了这两种数据组织方法的有关内容 ,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 ,认为基于特征的数据组织方法是第 4代 GIS的基础和核心 ,是 GI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3.
刘汉朋  孙锦 《天文学报》1997,38(2):129-134
天文中醇脉泽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脉泽源在6.7GHz及12.2GHz上有强的吸收特征,而第二类脉泽源则在6.7GHz和12.2GHz上有强的脉泽发射.注意到甲醇的第二类源总是6.7GHz和12.2GHz脉泽同时存在,并与超致密HII区成协,本文对此提出一种新的激发机制,即无粒子数反转的甲醇6.7GHz脉泽激发机制.本文论证了这一机制与天文条件相符,与其它机制工不排斥,互相补充,是一种有前途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4.
105.
我国陆相生油岩的若干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石油工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形势大好。中国丰富的陆相油气资源是由陆相生油岩形成的。这些生油岩在空间展布上具有广泛发育的特点,形成了晚二迭世、晚三迭世、早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四个主要生油期。文中第一部分概述的陆相生油岩的若干基本地质特征是:一、大型沉积盆地是陆相沉积和生油岩系发育的广阔场所。二、陆相沉积发育有多时代和多层组的生油岩系。三、陆相生油岩系具有多种生油建造类型。四、陆相沉积盆地内的生油凹陷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供给体。第二部分论述了陆相生油岩的主要形成条件:一、古湖盆的存在和发育是生油岩系形成的首要前提。二、丰富的生油母质是生油岩形成的物质基础。三、生油母质的良好的保存和转化是生油岩形成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陆相沉积盆地中不仅能生成石油,而且能形成大型油气田。正在发展中的我国石油地质事业,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6.
107.
中国大骨节病地质环境特征及其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骨节病是一种影响因素复杂、病因一直未明的地方病,其学说众多。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骨节病地域分布与病情动态变化特征,重点论述了中国大骨节病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特征以及病因研究现状。针对多种病因学说,本文认为大骨节病病因是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硒缺乏是环境背景因素、环境中与人体有关的毒素是主控因素、常量与微量因素的比例失调是影响因素。病因研究中应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地学与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8.
109.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是集钻井、完井及增产措施为一体的煤层改造技术,近年来在国内有较大发展。结合国内当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发展状况,对其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并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导了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中段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与稀土微量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其成因和起源条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这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属于钾质碱性-钙碱性系列,依SiO2含量包括超基性、基性(或中基性)岩类。岩石的Mg#值较高(54.53~79.81),属于高镁火山岩。所有岩石样品具有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Sr-Nd-Pb同位素显示,源区具有具有较明显的Dupal异常和EMⅡ型富集地幔端元的特征。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一致表明,本区多数暗色基性火山岩具有原生岩浆性质,其成因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源区显著的EMII富集地幔端元可能是扬子古陆和古特提斯洋的双向俯冲及俯冲的下地壳物质和古特提斯洋壳沉积物的再循环的物质记录。这套岩石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剪切和拉张构造环境,软流层地幔的上涌与俯冲的古特提斯洋壳沉积物和扬子古陆壳物质的混合,是诱发源区发生部分熔融的主要原因。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强烈的剪切和拉张,使这些岩浆直接快速喷发至地表,因此形成具有原生岩浆性质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