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2.
台湾海峡西部柱状沉积物粘土矿物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台湾海峡西部10个柱102个样品的X 射线衍射等分析,鉴定了该区粘土矿物组合与含量变化,分析了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粘土矿物组合大多数站位以伊利石含量占首位,绿泥石和高岭石次之,且含少量蒙脱石;伊利石含量随距岸、水深的增加而递增,高岭石则反之;蒙脱石含量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绿泥石含量呈斑块状分布;775和819号站有典型的陆相层,为早玉木冰期的“台湾陆桥”或“东山陆桥”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刘锦 《海洋科学》1984,8(4):11-11
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太平洋东部地区海底2500米深的地方,“长”出了含有铜和锌的矿石。“长”矿石的地方有断裂,深部岩浆沿断裂象强大的喷泉一样,带着350℃左右的高温涌出来,和海水接触后,温度骤然降低而凝固,形成了一层石头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区内金矿岩双桥山群的4336件岩石密度数据的统计分布、空间制图分析。得到岩石密度参数的地质制图,发现双桥山群岩石密度为偏态分布,推测岩石密度的增高可能是变质作用或成矿作用增强的反映,区内主要岩金矿床均分布在密度高异常区内,因此认为高密度异常区或重力正异常区,是区内岩金矿床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无水硫酸钠资源及生产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液动锤将用于大洋科学钻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空调通风的设计特点,突出反映在呼吸道传染病区、呼吸道门诊、呼吸道临检、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系统设计中,并介绍了空调水系统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
谦比希铜钴矿床是中非赞比亚成矿带重要的超大型铜钴矿床之一,由主矿体、西矿体和东南矿体3部分组成,赋矿层位主要为下罗安亚群敏多拉组和基特韦组,岩性包括泥质板岩、泥质石英岩、板岩、石英砂岩等。现有资料对于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和含钴矿物成因的研究较为薄弱,这也直接制约了对钴矿的成因认识及今后找矿方向。本次研究聚焦谦比希矿床中的富钴矿物,对该类矿物进行电子探针、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S同位素研究,通过查明谦比希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及成因机制,为今后区域上钴资源的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谦比希矿床中钴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其中独立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和硫钴矿。在热液黄铁矿(Py2)和磁黄铁矿中,钴含量最高分别可达4.9%和1.5%,Co与Fe含量成反比关系且Co富集区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硫化物中,说明Co取代Fe以类质同象方式赋存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此外,谦比希矿床热液期黄铁矿-磁黄铁矿的Co-Ni范围不同于夕卡岩型及其他几种成矿类型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结合前人对热液矿化期流体包裹体的H-O同位素研究,暗示富钴的成矿流体可能并非岩浆热液流体,而是中-高温的变质热液流体。西矿体斑铜矿和东南矿体磁黄铁矿δ34S值分别为6‰~6.9‰和7.2‰~12.6‰,表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是谦比希矿床还原性硫形成的主要机制,硫化物在经历了变质作用后δ34S值具有均一化。综合本文和前人已有研究,我们认为钴的主成矿期与卢菲利安造山作用密切相关,造山期中-高温变质热液使得钴、铜等金属元素再富集。NE-SW向挤压形成的褶皱枢纽及特定走向断层的交汇处等构造发育部位可以作为钴矿体的有利找矿地段,而热液脉中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组合可作为区域上寻找钴矿体的矿物标志。  相似文献   
9.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