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申萍  沈远超  刘铁兵 《地学前缘》2011,18(3):284-292
矿床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是建立在成矿模式和地球物理模型基础上,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将矿床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高度概括拟合,从中抽象出赋矿部位的空间占位规律及其几何形态,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一种找矿模型。采用地质与EH4双源大地电磁测深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全国38个金属矿床进行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概括出12种成矿模式和8种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8种地球物理地质找矿模型,努力使成矿预测从定性的概念预测转变为定量的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62.
胶东蓬家夼金矿找矿预测的方法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关键是对矿体空间定位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和预测评价标志进行精确表述,以便快速地判断隐伏矿体产出的具体位置,指导验证工程设计。为此,必须发展一套能与地质观察相配合的找矿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63.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发现蛇绿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笔者等在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造山带鸭子泉一带原奥陶纪祁漫塔格群中发现了蛇绿岩,这一发现,不仅对于重新认识和厘定新疆东昆仑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将为探索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理论依据。 鸭子泉蛇绿岩带沿鸭子泉大阪一线呈NE向分布,断续延长30 km以上,在大阪一带宽约1.7 km。主要由方辉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变辉绿岩、绿片岩和硅质岩等组成,构造就位于变硅质岩之上,呈构造推覆体形式产出。鉴定硅质岩  相似文献   
64.
对以轴平移技术为原理的压力板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增加了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储水冲刷系统和气泡体积测量系统。解决了陶土板底部气泡体积测量问题。本次试验与常规平衡态测试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方法不同,在改进的压力板仪测试系统上对粉土试样开展动态多步流动实验。根据在Origin建立的非饱和土饱和度时间演化模型方程,对实测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出未知参数容水率C和特征时间τ,最终得到平衡状态下的土-水特征曲线的脱湿曲线。与常规平衡状态下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对比后能较好地重合。此方法在改进的压力板仪测试系统上测得一条脱湿曲线的时间为5d左右,具有较高准确性,与常规平衡态测试方法相比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65.
新疆东昆仑鸭子泉地区的早石炭世地层主要由深海浊流沉积组成,发育鲍玛序列的BC和DCB组合,多形成于浊积扇的中扇环境。古水流的方向表明,当时的大陆坡倾向SE。浊积岩的地球化学成分反映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当时其SE方向的火山岛弧。  相似文献   
66.
基于三维频域势流理论,计算船体的水动力参数;采用动态耦合方法分析了深海半潜式生产平台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研究了立管系统对锚泊系统定位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立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刚度,其所受的附加质量和阻尼可降低平台的低频响应,从而降低平台的偏移和系泊缆的张力;海流将增大立管上的拖曳力,使平台偏移更远,锚索上的张力更大;立管系统对锚泊系统定位性能的最终影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叠加。对目标平台而言,由于服役海域的流速较大,对立管的拖曳作用较为明显。因此,为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当服役海域流速较大时,带有多立管的平台,其锚泊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立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贵州烂泥沟金矿成矿条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忠  刘铁兵 《矿床地质》1995,14(1):51-58
黔西南中三叠统浸染型的烂泥沟金矿具有储量大,原生矿发育的特征。岩石学(无机)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金矿源为深部上古生界或更老地层的沉积;浊积岩容矿不仅具有物理障(主要是压力和孔渗性)方面的因素,而且包含化学障(如活性铁和有机碳)因素;成矿溶液具有不,偏酸性特征。良好的深部矿源层,适宜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加上岩石适宜的物理-化学障等因素是烂泥沟金矿成为富矿,大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8.
胶东蓬家夼金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同位素研究表明,蓬家夼金矿的硫、碳来源于矿区围岩;部分铅则可能具有地幔成因。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液相成分中富Na+、Cl-,贫K+、F-。成矿流体δ18OH2O为0.59‰~4.03‰,δDH2O为-97.95‰~-89.5‰,反映了成矿流体由大气水和岩浆水混合组成的特点。成矿时代在100Ma。  相似文献   
69.
黑色岩系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范德廉  刘铁兵 《岩石学报》1991,7(2):65-72,T002
黑色岩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通过对震旦纪一下古生代五套黑色岩系及其中四类矿床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研究,从生物成矿的角度讨论了这些黑色岩系和矿床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并强调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0.
X—射线荧光分析法在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使用HAD-512多元素X-射线荧光仪进行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是一各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在山东省金城金矿、牟平金矿和云南墨江金矿矿区及外围,使用该方法圈定的异常区,为在矿体两翼寻找小盲矿体以及在矿区外围确定成矿远景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