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潜艇水动力系数求解及流场预测问题,本文通过求解瞬态雷诺时均方程,结合SUBOFF潜艇模型的具体参数和重叠网格法,提出了一种计算潜艇平面运动机构试验(PMM)的仿真方法,实现了PMM的虚拟仿真。将仿真试验的计算结果运用傅里叶变换获得了潜艇的加速度、角加速度的水动力系数,同时计算出频率为0.4 Hz时的潜艇的流场变化。结果显示:PMM数值试验所求得的水动力系数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其中,惯性类系数求解精度较高,大部分系数的误差在17%以内,而黏性类水动力系数的求解精度远不如直线拖曳试验或回转试验计算精度高,个别计算系数超过了50%。从数值试验的整体效果上看,PMM数值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潜艇惯性类系数的初步求解和预报,而黏性类系数的精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宁夏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地层时代重新厘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沉积旋回划分为基础,采用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技术手段,将宁夏红寺堡盆地上更新统地层时代进行了重新划分与厘定。研究结果将红寺堡盆地原定为萨拉乌苏组的湖相沉积解体为上下两套,下部湖相沉积即为传统意义上的萨拉乌苏组,上部湖相沉积结合区域地层对比结果将其重新划归为水洞沟组,总体上反映了晚更新世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的两期重要的古大湖事件。在深海大洋氧同位素曲线上这两期古大湖事件分别相当于MIS3与MIS5段,代表了区域上两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也与该时期全球古气候环境的变迁基本一致。同时,在这两期古大湖发育期间,存在一期重要的构造隆升事件,表现为两套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不整合接触,可能是青藏高原晚更新世强烈隆升的响应。因此,针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湖相沉积层开展系统的年代学研究,对其地层时代进行重新划分与厘定,对于研究晚更新世古大湖形成与演化、古气候变迁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布设在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块体交界区域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和部分固定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开展了SKS波分裂研究.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各向异性比较弱,剪切波分裂导致的时间延迟一般小于0.7s.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山西断陷带和太行山以及华北平原西部均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各向异性,时间延迟大于1.0s.特别是在太行山地区观测到的ENE趋向的快波偏振方向明显不同于鄂尔多斯块体和华北平原地区的近E-W和ESE方向的快波偏振方向.在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块体交界过渡带的太行山地区观测到的显著上地幔各向异性及变化可能对应于围绕鄂尔多斯块体东南角的局部软流圈绕流,而后者可能起因于鄂尔多斯块体的逆时针旋转以及青藏高原软流圈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向东的流动.  相似文献   
84.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境内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30个台站的高质量宽频带远震数据,采用H-k叠加搜索法对中国境内的地壳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地壳厚度和vP/vS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境内的vP/vS值介于1.6—1.9之间,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29—81 km之间.100°—110°E之间存在一个地壳厚度陡变带, 将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地壳厚度相对均匀,为31—36 km, 西部地区地壳厚度相对较厚且变化较大,中部地区地壳厚度为34—49 km.总的看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最厚,可达81 km;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地区地壳厚度次之;华南地区地壳最薄.另外,中国大陆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38(σ=0.253),比全球大陆平均波速比1.78(σ=0.269)低.较低的波速比可能暗示中国境内地壳低速层的存在或者铁镁质成分的缺失.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地图分析游客对福州旅游的切身感受,反映福州旅游开发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问题传统景观知名度高,但分异明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不均衡;游客构成对福州旅游的需求存在差异;福州旅游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不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
青藏高原东北缘烟筒山构造带局部零星出露二叠系红泉组,由于尚未发现古生物化石,该套地层仍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同时,该地区地处北祁连地块、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过渡带,二叠纪沉积物源究竟来自于北东方向的鄂尔多斯地块,还是北部的阿拉善地块,或是西南部的北祁连地块,由于露头的局限性,也一直缺乏系统的沉积学方面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87.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测井曲线小波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为基本的研究单元,建立其理想的层序地层模型和相应的测井曲线模型,通过Morlet小波对测井曲线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小波分析模型,分析小波模型对不同基准面旋回的响应特征。然后以由不同样式中期基准面旋回叠加而成的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下降半旋回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理想的层序地层模型和测井曲线模型,并利用Morlet小波对测井曲线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不同样式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小波分析模型,分析小波模型对长期基准面旋回及其内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单元、旋回界面的响应特征。史134井实例分析表明,不同样式的基准面旋回的小波分析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层序单元及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对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起到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对今后几年~几十年东日本地震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事实上,我们已经确认,该地震使琵琶湖以东的东日本地震活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1)[1]。特别是,秋田县南部、秋田近海、山形县月山周边、福岛县磐梯山一带、日光男体山和白根山周边、长野县北部、福岛县和茨城县边境附近、铫子周边、飞觯山脉等地区,在主震后的地震活动明显活跃。  相似文献   
89.
采用互相关系数法, 计算了2011年安庆MS4.8地震的余震S波分裂参数。 结果表明, 余震序列的S波分裂现象明显, 快S波平均偏振方向在近NNW向, 与区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通过分析延迟时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MS4.8地震后有明显的应力释放现象。 在几次较大余震前, 观测到延迟时间呈现增加的特征, 并且其中一次余震在发生之前的短时间内还出现延迟时间减小的现象, 这一现象符合震前应力长时间积累和短时间应力释放的结论, 时间延迟在强震前会出现下降具有重要的地震短临预测意义。 研究认为 S 波分裂参数可以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信息, 可以为安徽南部地区应力场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0.
缪驰远  魏欣 《地理学报》2008,63(1):110-110
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国际可持续发展杂志社、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共同主办的首届厦门国际城市环境论坛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厦门召开.除我国科研工作者外,还有来自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美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菲律宾等国的城市环境研究、管理专家近100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