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水-红柳河锰矿带是东天山最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大水锰矿为例,对该带锰矿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大水锰矿主要赋存于下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接触面上,地表矿体呈脉状,空间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硅质岩和白云质灰岩,沉积环境为稳定浅海-滨海相,成矿物质在一种弱还原环境下发生沉积,后期经热液叠加,新生代受次生氧化改造,形成一定规模具工业价值的锰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次生氧化改造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72.
胶东是发育在太古-元古绿岩中但是产在中生代花岗岩的大型金矿床,玲珑-焦家式金矿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的影响。焦家金矿田成矿模式、控矿规律研究成果,对胶东地质矿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地质特征胶东金矿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直接相关,笔者认为,该区的金矿矿床应该称之为中生代重熔花岗岩  相似文献   
73.
胶东玲珑金矿田地质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是我国开采最早、最著名并且最重要的黄金产区。胶东是指胶东半岛胶县以东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黄金资源和生产基地。玲珑金矿田位于著名的"胶西北金矿带"的东端,地跨山东省烟台地区招远市和黄县龙口市。1矿田地质  相似文献   
74.
传统认为渤海海域辽东湾地区的盆地低凸起由于面积小,不能作为有效物源,周边碎屑储层不发育。通过仔细分析Jz—A构造相邻凸起区的钻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该低凸起区沙二早期辫状沟道发育,可以作为有效物源区,沙二晚期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在动态物源理论指导下,在精细的古地貌及古沟谷分析基础上,应用宏观地震相分析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预测了沙二早期辫状河三角洲展布范围。后来的勘探实践与预测结果完全吻合,并发现了中型油气田。该地区沉积储层的成功预测,在类似构造区块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5.
贵州省是薄至中厚煤层群发育的典型地区,煤层数量多、厚度薄、渗透率低、地应力高、压力系统多层叠置等资源禀赋特征导致国内外主流煤层气开发工艺技术本土化困难,煤层气资源难以动用。多、薄煤层煤层气地质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煤层气开发技术的明显选择性,多煤层合采成为该地区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2009年至今,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在贵州织金区块陆续完成23口合采煤层气井的部署工作,实现了单井最大日产气量达5 000 m3、试验井组(10口直井)单井平均日产气量超1 000 m3的突破。对此,基于织金区块多煤层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实践,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多、薄煤层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归纳总结了开发关键工艺的地质适用性,从地质选层、开发模式及排采管控等方面取得以下认识:(1) 建立了合采产层优化判别方法,明确了以珠藏次向斜III煤组20、23、27、30号煤层为主的最优层位组合关系;(2) 形成了定向井多层分压合采、水平井分段压裂体积改造相结合的特色开发模式;(3) 制定了以“平衡排采、阶段降压”为理念、以“面积降压”为目的的精细化排采管控制度。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该区域的多煤层煤层气开发,对贵州省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选择胶东玲珑金矿典型矿体47号脉为研究对象,应用基岩地球化学方法,测试微量元素含量,研究微量元素与金的相关关系、计算微量元素的浓集系数并确定其轴向分带,探讨微量元素对深部金成矿的指示意义,期待能对玲珑金矿深部找矿提供一些参考.初步认识如下:矿区金矿体的最佳指示元素依次为Au、Ag、Bi、As、Cu、Co、Mo、Sb;金矿体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依次为As、Pb、Ag、Cu、Hg、Sb、Mo、Ni、Th、V、U、Mn、Zn、Bi、Co、Au;矿体中Au、Bi、Ag、As富集系数大,Cu、Co富集系数中等,而Zn在矿体中相对亏损.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47号矿体仍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77.
消除航空电磁数据中的条带状误差最通用的方法是结合手工调平和以窗口滤波为主要手段的计算机自动调平技术.为解决窗口参数的选取问题,提出了区域控制法.该方法首先利用2D-DDNL(data dpendent nonlinear)滤波器原理将整个网格化的航电数据矩阵作为一个窗口,得到整个区域的背景值,作为总区域背景场控制点值,用其对这个区域进行小窗口2D-DDNL滤波得到的局部背景值进行调节,即自动改变窗口参数,使局部背景场适应总区域背景场控制点值;这样得到的背景场与原始场相减,便得到一个包含局部地质异常和条带误差的中间量;对这个中间量采用一维改进的中值滤波,分离出条带误差,进而得到最终调平结果.该方法能自动调节窗口参数大小,减少了人为干扰,自动化程度高,较好地保留了有用地质信息,为航电数据调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泉州湾洛阳江口桐花树和秋茄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季度定量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在2种红树林生境定量取样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9种,其中多毛类15种,腹足类8种,甲壳类15种,鱼类3种,昆虫2种,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星虫动物、寡毛类和双壳类各1种.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指海葵(Actinia sp.)等在2种生境均有较高的栖息密度,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是2种生境的常见种,但栖息密度不高.虽然秋茄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高于桐花树生境,但桐花树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高于秋茄生境.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显著的季节差异、生境差异以及生境×季节差异.聚类分析表明,2种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较高,其原因是它们所处的潮区相同、沉积物类型相似和底质粒径相近.  相似文献   
79.
矿田系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的地质单元或区域,相当于成矿区划Ⅴ级成矿单元。研究近期提出"矿田地质学为矿田构造学、矿田建造学和矿田成矿学所构成的学科研究领域"的新概念;重点分析矿田地质找矿的基本思路-构造岩相界面是地质找矿的基础,构造地球化学界面是找矿预测的信息,构造物理化学界面是成矿规律的本质。本文近期提出"整装勘查区就是包含一个或几个矿田的成矿地质区段"的论证,为地质找矿突破探讨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黄河口凹陷位于中国渤海湾盆地的东南部,新近纪发育大型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为本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地质条件。论文以渤海盆地黄河口凹陷B34区块晚中新世明下段SQ1层序为例,将该层序划分了10个准层序组。通过对各准层序组详细的岩性统计发现岩性主要为砂岩和泥岩,厚度较大的砂岩主要分布在PSS1和PSS10,其他准层序组内部多发育薄层砂,砂岩的发育特征与其在同一层序中的沉积位置有关。在岩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准层序组中均方根振幅与钻井井点位置岩性的统计、7类岩性组合的一维正演模拟等发现岩性及其组合与振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强振幅对应了较厚的砂体,振幅较弱则砂体不发育,振幅中一般为大套泥岩夹中薄层砂岩。据此以PSS1为例,进行了砂体的精细刻画。尽管建立了岩性和振幅强弱之间的关系,但定量确定砂岩厚度仍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只能根据振幅强弱来定性确定砂岩的相对厚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