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云南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原生沉积重晶石矿受喜山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固相条件下改组和改造,重新富集而形成的。区内NNW向构造带是主干控矿构造体系,它控制着改造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还受原矿性质控制。本区沉积 构造改造型重晶石矿床特征具典型的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空间分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2.
罗卜地斑岩体属钙碱性岩系、中酸性岩类,共岩浆属混源型,同位素地质年龄为52.76Ma。罗卜地斑岩体属同期多次序贯入侵位的复式岩体;成矿微量元素及矿化剂微量元素均具有显著异常;爆破角砾冉及其相应的垂直裂隙发育。通过对罗卜地斑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一致地表明罗卜地斑岩体为铜(铜)矿化类型斑岩体,具良好的成矿远景 。  相似文献   
23.
宁蒗地区铜厂河铜矿系喜山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其主要含矿、赋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P2β)与黑泥哨组(P2h)玄武岩系,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矿区NWW向F1断裂为阻矿构造,铜矿化均产于其下盘(南盘);NE向F2、F3断裂将本区分成三个不同矿化特征的矿段。通过对矿区铜矿的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建立了铜厂河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4.
研究区华力西期基性喷出岩系具明显的旋回性和韵律性,属滨-浅海相喷发-沉积环境。随着区内华力西期基性岩浆演化分异作用的进行,其含矿性(铜、铅、锌等)呈现递增的变化规律。第Ⅲ、Ⅳ旋回玄武岩系(P(2β3)和P(2h))是区内重要的矿源层和赋矿层位。  相似文献   
25.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四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陆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模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