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锡林郭勒杂岩是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褶皱带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变质岩系,以前多被当着前寒武纪的古老地块.本文通过对该杂岩中副片麻岩和正片麻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副片麻岩中的锆石多为岩浆锆石,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06±7Ma,指示它们的原岩主要是由近同期(略早些)的岩浆岩风化后就近沉积的产物,该年龄应代表源区(岛弧型?)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同时也是副片麻岩原岩沉积的下限年龄.正片麻岩中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82±2Ma,代表花岗片麻岩原岩的侵位年龄.岩石中锆石的变质增生边的形成年龄为337±6Ma,代表锡林郭勒杂岩发生变质和变形的时间,该变质事件可能与贺根山缝合带内所发生的一次主要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这些年龄资料充分说明,锡林郭勒杂岩并非古老地块,而是华力西早期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事件的产物.整个事件是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70Ma)完成的,推测该杂岩发育在碰撞造山带的弧前环境.中亚-蒙古造山带东南部(内蒙古的中、东部)碰撞前的构造格局可能不是典型的多岛洋体制,由于缺少古老的陆块,造山过程更多的表现为大洋的大陆化过程,即洋内俯冲形成岛弧,岛弧在被动大陆边缘拼贴聚合转化为新的大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某干旱荒漠区旱季和雨季期间地下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根据19切们年旱季和雨季两次区域性地下水地球化学采样结果。发现地下水中主要指示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雨季期间水地球化学异常的峰值与旱季比较沿剖面向较低部位移动,已知矿带上方或其附近的主要指示元素的水地球化学异常几乎消失,异常的浓集中心向远离矿带处位移。文中详细探讨了本区降雨和蒸发一浓集作用对水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及运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西大井铜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 THEMIDDLE SOUTHERNSEGMENTOFDAHINGGANLING ISONEOFTHEIMPORTANTORE CONCENTRATEDAREASOFCHI NA.INRECENTYEARSGREATSTRIDESHAVEBEENMADEIN THEORETICALGEOLOGICALRESEARCHANDGEOLOGICALEXPLOITA TION(SHAOJI’ANETAL.,1998,1999;ZHANGLUQIAOET AL.,1998;XIAOCH…  相似文献   
15.
大井铜锡多金属矿以矿床规模大、伴生元素多、矿脉展布窄而密集、品位较高而著称。但是,矿区范围勘探并没有发现燕山期岩体,矿床成因众说纷纭。笔者从幔枝构造视角研究认为,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幔枝构造核部,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沟通了深部含矿流体,并沿途萃取部分成矿物质,在有利的成矿构造裂隙中集聚成矿。而成矿控矿裂隙的方向性则与成矿阶段区域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至于在矿区内部的Sn、Cu、Au、Ag、Pb、Zn成矿元素的分带性,应与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结晶温度有关,结晶温压条件较高的Sn、Cu、Au等元素矿化多位于矿区中部,而结晶温压条件较低的Ag、Pb、Zn等元素矿化则多位于矿区的外围。  相似文献   
16.
北方干旱区水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干旱区由于雨水稀少,地下水多以井水(或泉水)的形式分布。取样宜于同一季节,以旱季最佳,该季节的地下水中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很低,多为10-9级,野外取水样时多采用元素预富集技术,如共沉淀技术和聚氨脂泡塑吸附技术等,分析测试主要采用光谱定量分析。水地球化学异常解释时必须紧密结合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异常作出正确解释和恰当评价。通过几个已知点试验研究,并扩大调查面积,对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金银等贵金属矿、放射性铀矿以及地热等矿产资源,均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指出了试验区外围具有普查找矿价值的异常多处,特别在厚层疏松复盖层地区开展水地球化学调查应用效果尤为独特。水地球化学方法一般适用于区域普查阶段。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的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音诺尔铅锌矿位于巴林左旗北部,发现于1970年,经由辽宁省区调二队等单位相继工作,证实为一伴生银、镉的大型铅锌矿(万志民等,2003;吴静如,1997)。但是,对成矿作用尚有不同认识。本文拟通过幔枝构造演化特征,探讨该区的成矿控矿作用,进而提出找矿方向,指出预测靶区。1矿区特征  相似文献   
18.
巴彦乌拉山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境内,该区出露的地层以片麻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由于无确切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熏这套岩石时代的归属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最近获得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082±22)Ma,是迄今为止该区获得的较为可靠的直接测年数据。这将改变原认为这套片麻岩形成于太古宙的认识,对该区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评价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